永久起搏器护理查房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久起搏器护理查房

目录

CONTENTS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史回顾

永久起搏器工作原理及类型介绍

术后观察与并发症预防处理措施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及心理支持

定期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反馈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史回顾

CHAPTER

03

性别

01

患者姓名

张三

02

年龄

72岁

主诉

反复心悸、头晕、乏力数年,加重伴黑朦1周。

现病史

患者于数年前开始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曾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可缓解。1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黑朦,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建议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180/110mmHg,平素服用降压药物(具体不详),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

个人史

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家族史

无特殊遗传病史。

患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症状逐渐加重,存在较高风险,符合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

原因

患者于1周前在当地医院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恢复良好,现转入我科进行进一步治疗及护理。

时间

患者曾接受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但效果不佳;后于1周前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术后患者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黑朦症状消失;起搏器工作正常,未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效果评估

治疗措施

02

永久起搏器工作原理及类型介绍

CHAPTER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

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只有一根电极导线,根据需要可将其植入右心房或右心室合适的部位。

单腔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

三腔起搏器

有两根电极导线,通常分别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合适的部位。

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包括双心房同步起搏、左心室起搏及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顺序起搏。

03

02

01

适应症

严重的心跳慢、心脏收缩无力、心跳骤停等心脏疾病。

禁忌症

某些感染、出血性疾病、严重的心力衰竭等。

局部麻醉下穿刺静脉,将电极导线送至心脏合适位置。

测试和调整起搏器的参数,确保起搏器能正常工作。

将起搏器植入皮下囊袋中,缝合伤口。

03

术后观察与并发症预防处理措施

CHAPTER

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及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生命体征监测

检查手术部位有无渗血、红肿、感染等迹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伤口情况观察

定期检测起搏器的起搏、感知及电池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起搏器功能检测

感染

手术部位红肿、疼痛、发热等感染症状。

电极脱位或移位

起搏器无法正常起搏或感知,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

电池耗尽

起搏器电池寿命有限,耗尽后需及时更换,否则可能导致起搏器无法正常工作。

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电极脱位或移位。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感染。

定期随访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随访,检测起搏器功能及电池状况。

1

2

3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感染处理

若怀疑电极脱位或移位,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必要时需重新手术调整电极位置。

电极脱位或移位处理

当起搏器电池耗尽时,需及时联系医生进行更换。在更换前,患者应减少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电池耗尽处理

04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及心理支持

CHAPTER

在起搏器植入后的初期,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伸展植入部位,以防止电极移位或局部出血。

活动限制

患者应远离强磁场和高电压场所,如变电站、大型电机等,避免对起搏器造成干扰。

避免电磁干扰

患者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评估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电池寿命。

定期随访

对家属进行起搏器相关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

家属教育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如陪伴、倾听和鼓励等,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情感支持

在起搏器植入后的护理过程中,家属应积极参与决策,与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患者的护理计划。

共同参与决策

05

定期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反馈

CHAPTER

根据患者病情和起搏器类型,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通常包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定期随访。

随访时间

每次随访应包括起搏器功能检查、心电图监测、患者症状询问、生活质量评估等内容。

随访内容

VS

采用电子病历系统记录每次随访结果,包括起搏器参数、心电图数据、患者症状等。

分析报告

定期生成起搏器随访分析报告,对患者起搏器功能、病情变化和生活质量进行综合分析。

记录方式

在随访过程中,如发现起搏器故障、患者症状恶化等问题,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流程。

问题发现

文档评论(0)

136****4424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中山市希望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2000MA569KDR9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