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后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渡北归读后感

附件3: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学院机械与运载学部读书心得提交表

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学院机械与运载学部

大学生读书计划

姓名

陈琳

学号

1120130531

班级阅读书目

南渡北归

心得题目

抗日的文化苦旅

正文:

卢沟桥事变后平津地区人心惶惶,政府机关工商界人士纷纷逃亡。自沈阳事变之后中国的权威逐渐南移,但文化力量仍在平津地区与日本抗衡,日本人也非常清楚要征服一个民族除了用武力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摧毁外,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彻底征服。于是日军驻海光寺时第一炮打的是河北省政府第二炮打的就是南开。炮轰南开有三个原因:一方面与日军武力摧毁中华文化的企图密切相关;第二驻军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需要在附近展开火力以保证他们的首脑安全;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是南开的“满蒙研究会”通过实况调查搜集的证据,展开研究教化民众提醒军民提防日本人的野心,使得日军对南开的宿怨已深。日本人的这种企图和野心早已是昭然若揭,所以当南开被轰之后政府及文化界教育界迅速作出回应,并以北大、清华、南开、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囯营造学社等为代表南迁,此称之为南渡。虽为南渡其实是时局激变的紧急情况下作出的大逃。因为政府的财力精力有限,只组织得起北大、清华、南开这三所大学的迁移,还有一些大学和学术机构只能自行搬迁,其中一部分随着西南联大迁至湖南长沙,而大部分则迁至西安、重庆。(一渡)随着后来战况的恶化,与长沙相距仅300公里的武汉面临着沦陷的危险,一旦武汉落入敌手,长沙势必独木难支,于是经过多方考虑刚成立不久的西南联大再次南迁至云南昆明,这一次的迁移让原本薄弱的文化团元气大伤,许多研究社因为迁移的问题人员四散。(二渡)然而昆明也不是什么世外桃源,随着西南联大的迁入,也跟来了日本的轰炸机。日本人在正面战场上践踏着我们的土地蹂躏着我们的同胞摧毁着我们的家园,另一方面仍加紧对中国的文化力量的武力打压。但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那种骨子里的气节绝不会向暴力和野蛮低头。于是乎每当防空警报响起教授们学者们便夹起书或手稿往山野密林中跑,当时大家称这为跑警报。(由于昆明离战区远没经历过什么轰炸所以没有修防空洞,敌机来了大家只能往山野跑。敌机每天8:00-9:00到16:00-17:00走,所以每当教授们拿起书本飞机就来了,跑完警报回到学校已经傍晚了。正常的教学活动根本无法进行,教授们只能瞅着傍晚的一点空隙给学生们上课。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学生没有放弃学业,教授们没有放弃研究。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国还是有希望的,有很大的希望。)然战事一再告急,昆明的轰炸更加频繁,在炮火中做学问已经无法办到了,一些学术研究所迁到李庄。何时能追寻一趟大师们南渡之足迹:长沙、云南蒙自、昆明、四川李庄。再加上重庆、腾冲、松山、龙陵,可谓抗日文化苦旅!

随着学者们的逃亡路线可以看出当时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华北沦陷、三晋大部沦陷、上海失陷、1937年12月13号日军占领首都南京,从1937年7月7号七七事变,7月29号北平沦陷到12月13号不足半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半壁江山落入敌手。就国民党为何败得如此之快,本书还原了很多历史真相:张自忠在卢沟桥事变中的私心,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当局者的腐败,军队建设的落后,蒋介石仍不松懈对付共产党,胡适在赴美求援中的成果及遭遇等。

文章以文人的迁徙路线和战场的推进路线既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描写了20世纪民族危亡之际的家国命运,同时还以一些大腕文人为中心讲述了大师们的生活遭遇,一代宗师王国维,苦心经营大学的梅贻琦,亦官亦学的博斯年,毛泽东与清华北大的缘分,三百年一遇的大师陈寅恪,外交学者胡适,多情的吴宓,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林徽因和金岳霖之间柏拉图式的爱情,曾国藩之后曾家人才辈出,斗士闻一多,研究中国科学的李约瑟,数学家华罗庚,生物学家童第周……梁任公不仅治学渊博,而且还培养了两个大师级别的儿子梁思成和梁思永,分别为中国营造学社和中国史语所贡献了不朽的功绩;蔡元培主政北大,他开创的学术大业,自由之思想、民主、科学之理念,攘括、兼容之精神,成为一座不灭的灯塔;甲骨文的神秘面纱,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发现为中国历史向古代延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证据;而对于东北三省的考古发现,确定的中国的主权所有,揭穿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的阴谋,为维护国

汲汲,学者们多是各安其身,也难有大成。个人所见,文革时的革命,收革人命,也是将这种“太平”时的犬吠推到了令人恶心的极致。抗日胜利后,内战爆发,最终胡适、傅斯年等人撤到台湾,梅贻琦等人赴美,陈寅恪、梁思成等大部分教授都留在大陆准备建设新中国。短暂的欣喜之后,新中国开始复制苏联发展模式,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随后爆发了反右、文革等系列政治运动。奉行独立

文档评论(0)

185****9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