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用性机制尖锹》(征求意见稿).docx

《高耐用性机制尖锹》(征求意见稿).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T/HEBQIAXXXX—XXXX

高耐用性机制尖锹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耐用性机制尖锹的型号与规格、原料要求、外观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一体成型的高耐用性机制尖头钢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11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5305手工具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NY/T380机制钢锹产品质量分等

ASTMB117盐雾喷射器操作规程(StandardPracticeForOperatingSaltSpray(Fog)Apparatus)ASTMD610评定涂漆钢表面锈蚀程度的试验方法(StandardTestMethodForEvaluatingDegreeOfRustingOnPaintedSteelSurfaces)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型号与规格

4.1产品型号

JJQ

材料代号:G表示高碳钢,Z表示中碳钢,D表示低碳钢

表示尖锹全长,mm

表示“锹”字拼音字头

表示“尖”字拼音字头

表示“机”字拼音字头

示例1:JJQ370G表示全长370mm,材料用高碳钢的机制尖锹。

示例2:JJQ373Z表示全长373mm,材料用中碳钢的机制尖锹。

2

T/HEBQIAXXXX—XXXX

4.2结构型式

高耐用性机制尖锹结构型式见图1。

图1机制尖锹

4.3基本尺寸、质量及允许偏差

4.3.1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基本尺寸、质量及允许偏差

名称

基本尺寸

质量

(kg)

全长L(mm)

身长L1(mm)

前幅宽B(mm)

前幅长L2(mm)

后幅宽B1(mm)

裤内径Φ(mm)

反手角α(°)

料厚

δ(mm)

机制尖锹

373±3

265±3

180±2

11±2

220±2

37±2

32±2

1.15±0.01

0.6±0.01

3

T/HEBQIAXXXX—XXXX

4.3.2其他尺寸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a)锹裤圆度为38.5mm;

b)锹裤合缝从始端起,长度在70mm内,合缝间隙应不大于1.5mm;

c)锹裤尖端与前宽中点(锹尖)连线,应与两侧边和鼻筋前端对称,其对称度为2mm;d)铆钉孔上孔应在锹裤尖端与前宽中点(锹尖)连线上,对称度为2mm。

5原料要求

机制尖锹用带钢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带钢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外观

无严重锈蚀

2

硬度(HRC)

≥30

6外观要求

6.1锹身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应有分层、裂纹、缺边、毛刺、飞边、漏孔及影响使用性能的斑痕、麻点、氧化皮等其他缺陷。

6.2钢锹刃部开刃应平顺,均匀一致。

6.3锹身表面上油漆、塑粉等防护层,不应有漏涂、脱落、起泡和生锈。

7技术要求

7.1总体要求

7.1.1高耐用性机制尖锹的热处理区长度不应小于锹身全长的3/4。

7.1.2高耐用性机制尖锹应比普通尖锹省力8%~10%。

7.1.3高耐用性机制尖锹应符合ASTMD610中锈蚀等级为8级的规定,其中A值:0.03<A≤0.1。

7.1.4模拟实际使用方式,以一次拉拔、撬起为一次试验,机制尖锹连续进行2000次耐疲劳性试验后,应能正常使用。

7.1.5机制尖锹自高度10m处跌落后,应无功能丧失、折断,整体完整无损,外表面可有磨痕、摔痕。

7.2强度要求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强度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弯曲变形量/mm

≤2

2

冲击变形量/mm

≤2

3

硬度(HRC)

40~50

4

T/HEBQIAXXXX—XXXX

8试验方法

8.1原料

8.1.1应目测检查带钢外观。

8.1.2应使用洛氏硬度计进行带钢硬度检测。

8.2基本尺寸及允许偏差、外观、热处理区长度、冲击试验、硬度

应按照NY/T380中的规定执行。

8.3弯曲试验

应按照NY/T380中的规定执行,其中弯曲的角度为45°,停留时间为15min。

8.4盐雾腐蚀性试验

应按照ASTMB117中的规定执行,试验条件为温度35℃±1℃、湿度97%±3%、盐水浓度5%,浸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