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备战2021中考语文考点针对性训练:说明文阅读(含答案与解析).pdf

备战2021中考语文考点针对性训练:说明文阅读(含答案与解析).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战2021中考语文考点针对性训练:说明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题。(共12分)

牡丹为何被誉为“花中之王”

文|刘慧慧

①“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这

首诗赞美的就是牡丹。牡丹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归类于毛茛科、芍药属。其花大色

艳,香气袭人,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清代末年,牡丹曾是国花。

②从花色上分,牡丹素以八大色著称,如白色的“夜光白”、蓝色的“蓝田玉”、

红色的“火炼金丹”等。在同一色中深浅浓淡也各不相同,姚黄、魏紫,欧碧、赵粉

被称为牡丹四大品种。这里单说“魏紫”,出自五代洛阳魏仁博家,花紫红色,花呈

荷花形或皇冠形。花期长,花量多,花朵丰满,被推为“花后”,宋代有诗赞云“姚

魏从来洛下夸,千金不惜买繁华。”

③牡丹本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

培历史。牡丹作为观赏花木栽培,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太平御览》中有谢灵运

关于壮丹的记载:“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唐代刘禹锡《嘉话录》记载:“北齐杨

子华有画牡丹。”

④从中国牡丹的发展史可看出,牡丹起源于陕甘秦巴之地,随着历代栽培地沿革转

移,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主要栽培中心,其他产地为次要栽培地的格局。牡丹适应性

较强,产地亦广,现在不仅在中国栽培甚广,还早已引种到世界各地。

⑤牡丹自古以来引无数文人墨客讴歌赞美,牡丹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是在2400

多年前的《诗经》。作为爱情的信物被提及——“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这明明写的是芍药,为什么要说是牡丹呢?原来古时候,牡丹和芍药是不分的,后来

有了木芍药和草芍药的说法,再后来木芍药就成了牡丹。唐代刘禹锡在《赏牡丹》一

诗中赞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白居易在《买花》诗中写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陆游的《赏花至湖上》写道:“良辰乐事真当魁,莫遣匆匆一片飞。”《栽牡丹》中:

“携锄庭下掘苍苔,墨紫艳红手自栽”,写出了他赏牡丹、栽牡丹的生活乐趣。又有

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迟开不争春,这点也引起诗人、

词家的赞美,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两

朝为最多,共130多人留下270首优美的诗词,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

⑥“剪裁偏得东风意,浅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牡

丹在花卉界独树一帜,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牡丹为何被誉为“花中之王”?(3分)

2.概括②~④段的说明内容。(3分)

3.第③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4.第⑤段画线诗句和《爱莲说》对“牡丹”分别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答案】

1.从牡丹的特性看,它花大色艳、香气袭人,极具观赏价值,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

贵花卉;从历史来说,在清代末年,牡丹曾是国花,这也提升了它在花卉中的地位;

从文化层面,牡丹历来为文人墨客讴歌赞颂,蕴含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

【解析】分析第①段“其花大色艳,香气袭人,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一句,

这是从牡丹的特性看,它花大色艳、香气袭人,极具观赏价值,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

贵花卉;“在清代末年,牡丹曾是国花”一句是说从历史来说,在清代末年,牡丹曾

是国花,这也提升了它在花卉中的地位;第⑤段“牡丹自古以来引无数文人墨客讴歌

赞美”等句是说从文化层面,牡丹历来为文人墨客讴歌赞颂,蕴含了丰富的精神文化

底蕴。

2.首先介绍了牡丹的花色和品种;然后说明牡丹自然生长和人工栽培历史;接着说

明了中国牡丹栽培地的历史沿革和产地广。

【解析】概括②~④的说明内容。概括段意的要求是:明确,表达意思要正确、清

楚。完整,概括出主要内容。直接,语句要简明扼要,不能啰嗦。此题可抓住每段的

首句分析。

3.引资料,列数字。说明了牡丹自然生长和人工栽培历史长。

【解析】“《太平御览》中有谢灵运关于壮丹的记载:‘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

唐代刘禹锡《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等句是引资料。“有数千年

的自然生长和1500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中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