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儿童防治
一、引言
内分泌性高血压是指由于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高血压,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儿童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将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儿童防治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家庭和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等。
2.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的嗜铬细胞,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引起血压波动、心悸、出汗等临床表现。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
三、预防措施
1.健康饮食:儿童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此外,儿童应保证充足的钙、镁、钾等矿物质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2.适量运动:儿童应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提高心血管功能。
3.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内分泌性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应关注儿童的体重变化,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度肥胖。
4.定期体检:儿童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内分泌异常并予以治疗。
5.遗传咨询:对于有内分泌性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家长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患病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儿需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嗜铬细胞瘤患儿需使用α受体阻滞剂等。
2.手术治疗:部分内分泌性高血压患儿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或病变组织,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3.康复治疗:针对患儿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干预,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复发风险。
五、家庭护理
1.监测血压:家长应学会正确测量儿童血压,并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血压波动。
2.观察病情: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遵医嘱用药: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给患儿用药,并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4.心理支持:家长应给予患儿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结语
内分泌性高血压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威胁,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儿童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提高治愈率。广大家庭和医疗机构应共同努力,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重点关注的细节:嗜铬细胞瘤的儿童防治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的肿瘤,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引起血压波动、心悸、出汗等症状。儿童嗜铬细胞瘤较为罕见,但病情危重,若不及时诊治,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儿童嗜铬细胞瘤的防治,家长和医生需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措施。
一、早期识别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儿童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高血压: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严重时可伴有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
2.心悸、心动过速: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出现心悸、心动过速等症状。
3.多汗:儿茶酚胺刺激汗腺分泌,导致患者出现多汗症状。
4.恐惧感:患者可能出现无缘无故的恐惧感,与儿茶酚胺引起的神经系统兴奋有关。
5.晕厥:由于血压波动,患者可能出现晕厥症状。
6.腹部肿块:部分患儿可触及腹部肿块,为肾上腺肿瘤。
当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应高度警惕嗜铬细胞瘤的可能,及时就诊。
二、诊断与检查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1.血浆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检测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如香草扁桃酸(VMA)等。
2.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B超、CT、MRI等,用于定位肾上腺肿瘤。
3.嗜铬细胞瘤激发试验:通过给予药物(如胰高血糖素)刺激儿茶酚胺分泌,观察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协助诊断。
三、治疗
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在手术前,患儿需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常用药物有酚苄明、拉贝洛尔等。
2.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是嗜铬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四、术后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密切监测患儿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预防低血压:术后患儿可能出现低血压,需及时补充液体,调整药物剂量。
3.观察手术部位:术后观察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和田辅警考试真题.docx VIP
- 2023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历届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试题及解答.docx
- 2025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招聘1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保险营销原理与实务(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pdf VIP
- 外教社大学跨文化英语视听说教程 第2册.docx VIP
- 2022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开学工作汇报材料PPT.pptx VIP
- (高清版)DB51∕T 2969-2022 工业园区(集中区)安全风险评估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