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管理规范.pdf

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管理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管理的基本要求、规划布局与设置、功能要求、分类回收、

评估与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的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CJ/T280塑料垃圾桶通用技术条件

QB/T4902金属垃圾箱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活垃圾municipalsolidwaste

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

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3.2

生活垃圾分类classificationofmunicipalsolidwaste

按生活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对生活垃圾进

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活动。

3.3

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intelligentcollectionboothfortheclassificationofmunicipal

solidwaste

应用科技手段,具有即时感知、智能引导、高效运行等功能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3.4

垃圾收集容器wasteStorageContainer

用于收集或存放垃圾的器具,包括垃圾桶、垃圾箱、废物箱等。

4基本要求

4.1以因地制宜、智能便利为原则,应满足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和卫生要求。

4.2设置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与区域城市风貌保持协调,满足所在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要

求,并与后续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方式相适应、相衔接,应符合应急、消防设施要求。

4.3应按照所在区域“四分类”要求,应设置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类投放区,

可根据设置场所不同减少投放区种类。

4.4根据场所实际状况设置可回收物暂存区域。

4.5信息云端存储处理设施(功能单元)应接入所在区域政务云,信息数据传输网络应使用政务专网

(专线),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健全,不应具有本地修改外部显示(展示)内容的功能,所使用的网络应

1

安全、稳定,确保数据传输不受干扰,应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数据安

全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相关要求。

4.6应具备通风、除臭、隔音、污水收集及排放功能,并应设置消毒、杀虫、灭鼠、洗手等装置。

4.7宜设置烟雾报警、漏电保护等安全设施。

4.8应定期进行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备等检修和保养。应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包括故

障报修、故障排查、故障处理等环节。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4.9分类投放口位置、分类投放容器应设置分类标志,分类标志应符合GB/T19095的要求,容量应满

足垃圾暂存的需要。

4.10垃圾收集容器应符合QB/T4902、CJ/T280的要求,且与垃圾收集运输车辆相匹配。

4.11应具备停电、断网等情况下,满足应急使用的功能设置。

5规划布局与设置

5.1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设置应充分考虑与现有城市公共设施、邻近环境相协调,位置应便于

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车辆安全作业,不应占用消防通道、盲道。

5.2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设置点位应有显著的标识,应合理配套设置分类投放指引牌,因场地

限制无法设置的,应利用墙体、宣传栏等张贴指引内容。

5.3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宜采用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

5.4室外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应有防雨装置。

5.5生活垃圾分类智能收集设施设置时应符合相关规划,布局、用地、规模、服务范围应满足分类投

放、收集、运输、处理的需求,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收运频次、收运方式等相适应,并按下述实际情况

进行设置:

a)高层住宅区宜按每200户~600户设置;

b)多层住宅区宜按每150户~400户设置;

c)低密度住宅区宜按每30户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