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第6章第二部分 集合论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集合论;第六章集合代数;第一节集合的基本概念;d?A,a?A

图1;离散第6章第二部分集合论;离散第6章第二部分集合论;离散第6章第二部分集合论;离散第6章第二部分集合论;第二节集合的运算;两个集合的并和交运算可以推广成n个集合的并和交:

A1∪A2∪…∪An={x|x∈A1∨x∈A2∨…∨x∈An}

A1∩A2∩…∩An={x|x∈A1∧x∈A2∧…∧x∈An}

可简记为:

=A1∪A2∪…∪An

=A1∩A2∩…∩An

并和交运算还可以推广到无穷多个集合的情况:;=A1∪A2∪…

=A1∩A2∩…

定义6.8设A,B为集合,A与B的对称差集

A?B定义为:

A?B=(A-B)∪(B-A)

例如A={a,b,c},B={b,d},则

A?B={a,c,d}。

对称差运算的另一种定义是

A?B=(A∪B)-(A∩B)

可以证明这两种定义是等价的。

在给定全集E以后,A?E,A的绝对补集~A

定义如下:;定义6.9~A=E-A={x|x∈E∧x?A}

因为E是全集,x∈E是真命题,所以~A可以定义为

~A={x|x?A}

例如E={a,b,c,d},A={a,b,c},则~A={d}。

以上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可以用文氏图(VennDiagram)给予形象的描述。文氏图的构造方法如下:

;文氏图的构造方法如下:

画一个大矩形表示全集E(有时为简单起见可将全集省略)。

在矩形内画一些圆(或任何其它的适当的闭曲线),用圆的内部表示集合。

不同的圆代表不同的集合。如果没有关于集合不交的说明,任何两个圆彼此相交。

图中阴影的区域表示新组成的集合。

可以用实心点代表集合中的元素。;文氏图的实例;有穷集的计数问题;例6.2对24名会外语的科技人员进行掌握外语情况的调查。其统计结果如下:会英、日、德和法语的人分别为13,5,10和9人,其中同时会英语和日语的有2人,会英、德和法语中任两种语言的都是4人。已知会日语的人既不懂法语也不懂德语,分别求只会一种语言(英、德、法、日)的人数和会三种语言的人数。

解:令A,B,C,D分别表示会英、法、德、日语的人的集合。根据题意画出文氏图。设同时会三种语言的有x人,只会英、法或德语一种语言的分别为y1,y2和y3人。将x和y1,y2,y3填入图中相应的区域,然后依次填入其它区域的人数。;例6.2;;;;离散第6章第二部分集合论;离散第6章第二部分集合论;;;离散第6章第二部分集合论;第三节集合恒等式;;集合运算性质的一些重要结果;集合恒等式的证明方法;逻辑演算法的格式;集合演算法的格式;例6.6证明式6.17,即A-(B∪C)=(A-B)∩(A-C)

证明:对任意的x,有

x∈A-(B∪C)

? x∈A∧x?B∪C

? x∈A∧┐(x∈B∨x∈C)

? x∈A∧(┐x∈B∧┐x∈C)

? x∈A∧(x?B∧x?C)

?(x∈A∧x?B)∧(x∈A∧x?C)

?x∈A-B∧x∈A-C

?x∈(A-B)∩(A-C)

所以A-(B∪C)=(A-B)∩(A-C);例6.7证明式6.10,即A∩E=A

证明对任意的x,有

x∈A∩E

? x∈A∧x∈E

? x∈A(因为x∈E是恒真命题)

所以A∩E=A;例6.8假设已知等式6.1~6.14,试证等式6.15,

即A∪(A∩B)=A。

证明A∪(A∩B)

=(A∩E)∪(A∩B)(由等式6.10)

=A∩(E∪B)(由等式6.8)

=A∩(B∪E)(由等式6.5)

=A∩E(由等式6.11)

=A(由等式6.10);例6.9证明等式6.27,即A-B=A∩~B

证明对于任意的x,有

x∈A-B?x∈A∧x?B

?x∈A∧x∈~B

?x∈A∩~B

所以A-B=A∩~B。;例6.10证明(A-B)∪B=A∪B

证明(A-B)∪B

=(A∩~B)∪B

=(A∪B)∩(~B∪B)

=(A∪B)∩E

=A∪B;;;;;第六章习题课;;;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