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3
风帆一区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摘要
本文以风帆一区工程为例,对风帆一区工程进行地基处理。首先综合分析已经收集到的野外、室内及地方经验资料等,对该工程的工程概况、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进行分析,其次根据所给的建筑物概况确定地基要求,计算地基承载力,确定较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最后根据施工场地的地层土质情况、当地经验和可行性等方面选定合理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本设计采用CFG
设计内容包括确定桩长、桩径、桩间距,计算单桩承载力、面积置换率、地基承载力以及沉降量,然后进行布桩。设计内容及计算结果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CFG桩;承载力验算;地基变形
目录TOC\o1-3\h\z\u
25607第1章工程概况 1
270151.1拟建工程概况 1
71001.2工程地质条件 1
16047第2章地基处理方案论证 4
256152.1天然地基承载力分析 4
226412.2方案比选 5
29463第3章1#楼CFG桩地基处理设计 7
20913.1桩长 7
32913.2桩径 7
293653.3桩间距 7
261983.4面积置换率 7
228103.5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8
82643.6地基承载力 9
48633.7桩体混凝土强度 9
117793.8桩数 10
244923.9沉降验算 10
281633.9.1复合模量 10
58113.9.2基底平均附加压力 11
103573.9.3沉降计算 11
314693.9.3沉降计算 13
109433.10褥垫层 14
10828第4章2#楼地基处理 15
124254.1桩长 15
146774.2桩径 15
35474.3桩间距 15
161854.4面积置换率 15
274604.5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15
327404.6地基承载力 15
113074.7桩体混凝土强度 16
29564.8桩数 16
63294.9沉降验算 17
100984.9.1复合模量 17
286674.9.2基底平均附加压力 17
127904.9.3沉降计算 17
276934.10褥垫层 19
1088结论 20
21073参考文献 21
9715致谢 22
保定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第1章工程概况
1.1拟建工程概况
该项目内规划为住宅楼的建筑物,场地设计低坪标高为156.70m,共有住宅楼2栋。
1#住宅楼:
层数:地上16
建筑类型:剪力墙结构;
基础形式:筏板基础:
预估基础埋深:4.5m
基础尺寸:51.4
预估基底压力:320
2#住宅楼:
层数:地上23
建筑类型:剪力墙结构;
基础形式:筏板基础:
预估基础埋深:4.5m
基础尺寸:52.4
预估基底压力:480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地基变形不大于100m
1.2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原有厂房已拆除平整,地形较开阔,地貌上属侵蚀溶蚀地貌区孤峰平原亚区,勘察期间测得风帆一区场地范围内各钻孔(共8个)孔口高程在154.70~154.98m之间,相对高差0.28m。
根据详细的场地勘察报告,场地覆盖地层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杂填土,第四系溶余堆积成因(Qel?s)的红黏土组成,下伏基岩为上泥盆统桂林组灰岩(D3g)。风帆一区占地范围内经过的钻孔共8个,编号为ZK49至ZK56。现将场地内关于该住宅楼下各岩土层分布及主要性质分述如下:
表1.1岩土层分布及主要性质
土层
性质
杂填土①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成因(Q4ml),杂色,稍湿,密实度属松散,主要成分为砖渣、黏性土组成,硬质物含量约占50%~60%。为新近回填土,年限约2~3年,土质不均匀,欠固结,压缩性高。该层分布于场地表层,8个钻孔均有分布,层顶高程154.70~154.98m,层厚为0.4~1.3m
红黏土②
第四系溶余堆积成因(Qel-s),褐黄色,含黑色铁锰质结核,刀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土质较均匀。
硬塑红黏土②1
稍湿,硬塑状,局部见全风化灰岩碎屑,属中等压缩性土。除ZK56外,其余7个钻孔均有该层分布,层顶高程为153.92~154.30m,层厚6.2~10m。
可塑红黏土②2
湿,可塑状,局部见全风化灰岩碎屑,属中等压缩性土。8个钻孔均有该层分布,层顶高程为153.92~144.01m,层厚1~11.4m。
软塑红黏土②3
饱和,软塑状,属高压缩性土(该层未在风帆一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