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善意取得制度及其完善.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善意取得制度及其完善

善意取得是指财产占有人无权处分其占有的财产,假如他将该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在此情况下,第三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而原权利人不得向第三人行使物上还请求权,只能请求侵权人补偿损失。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该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保护善意的交易相对人,促进社会经济秩序之稳定,从而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有序地发展。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一般理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合用善意取得,我们归纳起来重要以下四个要件:

(一)让与人对让与的财产无处分权。所谓无权处分,是指让与人无处分权而从事了法律上的处分行为。对财产的处分权是属于财产所有人,让与人是无权处分别人财产的,假如让与人有权处分则不合用善意取得制度。常见的无权处分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无所有权的情形即占有委托物的情形,如承租、保管或借用人对承租或保管、借用的财产而将该财产出让给别人;二是所有权受到限制的情形,如某一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的批准,而将共有财产处分给别人;三是代理人擅自处分被代理人的财产的情形,如代理权终止、超越代理权、无权处分的情形下,也有也许发生无权处分的情况。

(二)受让人受让该财产时是善意的。善意取得以受让人受让动产时主观上为“善意”且无重大过失为其必备要件。所谓善意,是指第三人于受让时,不知出让人为非所有人,也不知出让人无权处分。财产的善意取得以受让人的善意为条件,假如受让人具有恶意,则不得合用善意取得。当然,我们不能规定受让人自始不知道该物为善意取得,因此,善意的合用时间应为物权变动行为发生之前,在此之后即受让人取得所有权,原权利人不得以受让人恶意规定返还原物。

在善意取得制度中,这种善意应为“推定善意”,这一原则已为德国民法、我国台湾地区民法明文确认。第三人和占有人(无权处分人)进行交易行为时,根据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以及占有的公信力,我们应推定第三人为善意,假如原权利人主张权利,则负责举证第三人为非善意,如不能举证,第三人则为善意而取得财产所有权。

(三)受让人取得财产是基于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行为。善意取得是以有偿取得为前题条件,受让人在取得财产时,必须向出让人支付相应对价。因此受让人取得的财产必须是通过有偿的法律行为来实现,假如通过继承、赠与等无偿行为取得财产,则不能产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四)已作出了物权变动行为。根据《物权法》规定,动产的物权变动必须作出了交付行为,交付可认为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及占有改定。登记是不动产物权的生产要件,假如受让人没有为权利的变更登记,也就没有实现物权的变动,即使受让人占有财物,财产的物权仍属于原权利人。因此,只要符合以上四个条件即可合用善意取得制度,原权利人只能向无权处分人规定补偿,而不能向受让人行使物权请求权。

二、善意取得制度之例外规定

对于合用善意取得的例外规定,各国立法有所不同。德国民法规定为被盗、遗失或其他丧失之动产,瑞士民法规定为被盗、遗失或违反其意思而丧失之动产,日本民法规定为盗赃或遗失物。我国刚颁布的物权法赃物及民法理论认为,基于所有权保护与交易安全的衡量,动产善意取得的例外应当合用于赃物、遗失物。

(一)法律严禁或限制在市场上流通的物,如毒品、枪支、黄金、烟草等,因其违反法律规定,因此即使不是赃物,也不合用善意取得制度。

(二)赃物

赃物是由其取得方式非法决定的。关于赃物是否可以合用善意取得,我国《物权法》不认可赃物的善意取得。赃物作为非基于所有权人的意志丧失其占有的物,排除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对于赃物的合用。从立法政策出发,赃物的善意取得合用排除,有助于制约各种销赃行为的功效,从而从源头上克制犯罪的发生,实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我国司法实践历来对赃物合用善意取得制度持否认态度,实践证明这种作法对保护所有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有一定作用。

(三)遗失物

所谓遗失物,是指所有人遗失而由别人占有的物,该遗失是非基于占有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且并非无主的财产。对于遗失物,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是将其与漂流物和失散的饲养动物一并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既然此类物应归还失主,因而不存在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合用问题。早在罗马法中就有规定:遗失人丢失其物后,只要没有通过消灭时效,无论何时都可向拾得人提起占有物取回之诉,拾得人在返还原物的同时可根据无因管理的规定,规定遗失人返还费用。德国民法典规定:从所有权人处盗窃的物、由所有权人遗失或者因其他因素丢失的物,不发生根据是善意

文档评论(0)

188****5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