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词赏析析题型:表达技巧Howdoestheclassroomaccepttheheart
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巧妙使用,以及结构谋篇布局技巧和遣词用句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题中的一个考查重点更是一个考查热点。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
常见表达方式
常见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遣词用句修辞手法结构手法0103050204
表达方式的思维导图
描写诗歌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描写、抒情侧面描写:通过对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映衬、烘托所写对象(虚写)直接描写:直接描写对象本身,如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实写)例:“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
诗歌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描写、抒情细描:抓住景、物、人的某一细微特点进行描绘刻画的技巧。白描: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语渲染烘托。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前两句为白描,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后两句为细描,表现衔泥飞燕、静睡鸳鸯的景象。描写
诗歌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描写、抒情多种观察角度结合: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多种感官结合:形色、声音、味道、气味、触感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例:“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远近结合、高低结合描写
诗歌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描写、抒情虚实结合: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写虚描写
诗歌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描写、抒情动静结合: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首联:细草危樯独舟是静景,微风是动景,动静结合;颔联:第一句静景,第二句动景,动静结合;描写
诗歌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描写、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抒发感情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抒情
诗歌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描写、抒情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诗人用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初春美景图,抒发了自己经过战乱的奔波流徙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抒情例:以乐景写乐情:“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其一)》例:以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的《登高》,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哀景)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哀情)。正衬
诗人用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初春美景图,抒发了自己经过战乱的奔波流徙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抒情例:以乐景写哀情:“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例:以哀景写哀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反衬诗中以“雨雪霏霏”的哀景,反衬久戍边疆、此时就要到家的战士的欢喜之情。
诗歌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描写、抒情触景生情: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见景生情,通常前句写景,后句生情。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例:“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四首(其三)》抒情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高考地理素材---温带季风气候,硬核北国.docx
- 2024年高考地理素材---气象能源跨界牵手,让风光发电更“靠谱”!含天气系统微专题精练!.docx
- 2024年高考地理素材---天水+茶马古道上的秀美小姑娘.docx
- 2024届高考地理素材---古诗中的黄河,来看看会几首?.docx
- 2024届高考地理素材---8处雨后秘境,看四月最美雨景!.docx
- 2024年高考地理素材---地理视角看林窗,什么是林窗效应.docx
- 2024年高考地理素材---主动砍树,也是保护生态?来看什么是“林窗”.docx
- 2024届高三地理培优补弱之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docx
- 2024届高考地理素材---2024年4月8日将发生日全食。什么是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赏析语句+课件.pptx
-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二元思辨型作文“方圆之间”讲评课件.pptx
- 2024届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赏析诗歌语言.ppt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之流程图+课件.pptx
-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讲评之词语语音+课件.ppt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选择性必修上+中+下文言文课内重点注解练习+课件.ppt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选择性必修上+中+下文言文课内重点注解练习.docx
-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理解散文词句含义训练.docx
- 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名篇名句默写.docx
-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十大人物)事迹及其运用.docx
- 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