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诗歌阅读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李白①
唐·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开砂愧葛洪②。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③为谁雄?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④
唐·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①④天宝三载(744年)杜甫与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遂相约同游梁宋。天宝四载(745年)同游齐赵,同年秋,两人在鲁郡(今山东兖州)东石门相别,杜甫写了赠诗,李白写了别诗。杜二甫,因杜甫行二,故称。②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葛洪,东晋道士,号抱朴子,成就卓著的道学家和医学家,曾入罗浮山炼丹。③飞扬跋扈,本义为鸷乌飞扬,大鱼跋扈。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用到了“蓬”这一意象,杜诗的“飘蓬”,李诗的“飞蓬”,虽用词各有不同,但都写出了李杜二人漂泊的命运。
B.杜诗第二句,表面说李白仙道无成,愧对葛洪,而实际上世上并无长生不老之丹,意在表达对李白坎坷命运慨叹之情。
C.杜诗三、四句中,前句“空”字写出了李白当时的生活状态;后句使用了反问句,其实是对李白的委婉批评、苦心规劝。
D.李诗三、四句中一个“重”字表达出别后再相逢之难,又写出他们生活中有着共同的志趣,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16.请结合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说说诗人李白这一人物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15.C16.①才气纵横,狂放傲岸:杜诗三、四句是说李白尽日痛饮狂歌,可见狂放不羁;心雄万夫,可见济世之才。②怀才不遇,漂泊沦落:杜诗“飘蓬”句,李诗“飞蓬”句,均见李白如蓬飘零;“飞扬跋扈为谁雄”可见李白不受重用,怀才不遇。③嗜酒如命,热爱山水:两首诗饮酒句“痛饮狂歌”“醉别”可见嗜酒情怀,李诗“登临遍池台”“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可见其热爱山水情怀。④重情重义,珍惜友情:携手同游,别时痛饮。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其实是对李白的委婉批评、苦心规劝”有误,实际上是作者运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平的询问。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1)从杜诗来看,此诗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在这首《赠李白》中,正面突现出狂与傲的风采、骨力、气度,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
第一句“秋来相顾尚飘蓬”,“飘蓬”直陈李白境遇,如蓬草飘零;第三句“痛饮”写其能饮,具有嗜酒情怀,第四句“飞扬跋扈”写李白心雄万夫,是济世之才,“为谁雄”写李白不受重用,怀才不遇。三、四句是说李白尽日痛饮狂歌,写其狂放不羁。
(2)从李诗来看,这首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
“醉别复几日”中的“醉别”可见嗜酒情怀,“登临遍池台”“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可见其热爱山水情怀。
最后两句“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重情重义,珍惜友情;携手同游,别时痛饮。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龙门【注】宋陈与义
不到龙门十载强,断崖依旧挂斜阳。
金银佛寺浮佳气,花木禅房接上方。
羸马暂来还径去,流莺多处最难忘。
老僧不作留人意,看水看山白发长。
【注】此诗作于宣和四年(1122年),龙门,又名伊阙,在今河南洛阳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概说未到龙门有多长时间,再叙述龙门的破败冷清,“依旧”突出和往日一样,断崖处还有斜阳高挂。
B.颔联写龙门有众多的佛寺凝聚祥光瑞气,禅房和内室均掩映在花木丛中,格外清幽,给人以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C.诗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独具特色,诗人曾经驻足于此观游、作诗、参禅,羸马、流莺等给诗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D.诗中运用了寥寥数语,将自然景色、人物形象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意境的享受。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5.A16.①对自然恒久不变的感叹。诗中写到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龙门的自然景色依旧壮美,与时间对比,彰显了其恒久不变的魅力。②对龙门景色的喜爱和留恋。中间两联描绘此地风景绝佳,山寺幽静,引人驻足、难忘。
③对人世超脱的感悟。尾联中老僧悠闲看山赏水,终此一生,寓有深邃的禅机。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高考地理素材---气象能源跨界牵手,让风光发电更“靠谱”!含天气系统微专题精练!.docx
- 2024年高考地理素材---天水+茶马古道上的秀美小姑娘.docx
- 2024届高考地理素材---古诗中的黄河,来看看会几首?.docx
- 2024届高考地理素材---8处雨后秘境,看四月最美雨景!.docx
- 2024年高考地理素材---地理视角看林窗,什么是林窗效应.docx
- 2024年高考地理素材---主动砍树,也是保护生态?来看什么是“林窗”.docx
- 2024届高三地理培优补弱之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docx
- 2024届高考地理素材---2024年4月8日将发生日全食。什么是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赏析语句+课件.ppt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描绘画面+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