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两汉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第5讲 两汉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讲两汉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考点梳理;一、两汉至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选官制度

;?;联想——选择性必修1·P31~32

隋唐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考核

制度;2.三省六部制

(2)职能:_________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_________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特点: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4)意义: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

|史论拓展|唐朝政治运行机制

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摘编自《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运行

机制路径与选择》

;

联想——选择性必修1·P6

隋唐地方政治制度

(1)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2)唐朝

①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②唐中期以后,在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

3.赋税制度

;唐后期:两税法;二、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三教并

行政策;三、文学艺术

;图解历史

书体演变及其特点

;四、科技

1.魏晋南北朝

(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地理:西晋地图学家______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2.隋唐

(1)建筑: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

(3)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4)天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5)医学: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_________》;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

五、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的传播与交流

(1)从东汉到北朝,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2)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3)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4)唐朝高僧______曾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

2.其他方面

(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日本、新罗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

(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______、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联想——选择性必修3·P52~53

;文化

交流;【基础性概念】

1.九品中正制:自曹魏开始,由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九品中正制下,把人物分为九等,称九品,然后按品级选官。据门第高低划分品级上下,按品级上下决定官阶大小,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地主操纵政权、发展权势的工具,至隋改行科举制,此制逐渐没落。

2.政事堂制度: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讨论军国大政,最后由皇帝裁定的制度。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

3.均田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推行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首创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封建政府将掌握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受田的农户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赋税。此后北齐、北周、隋、唐都继续推行;唐朝中期,随着土地兼并现象的盛行和赋税制度的变化,均田制随之消失。

;

4.租庸调制:隋朝及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缴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的制定和实施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被破坏,租庸调法则会随之失败。

5.建安文学:以风骨遒劲著称,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以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蔡琰等为代表。

;

【关键处提问】

1.阅读教材P40“历史纵横”,相比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哪里?

[提示]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2.《旧唐书·元万顷传》记载:“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北门学士’。”为“分宰相之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