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发展简史.docx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第三章 杀虫剂

一、杀虫剂发展简史

(一)无机杀虫剂时代(1939年前)

无机化合物:汞、砷制剂、硫磺粉、石硫合剂植物性杀虫剂:除虫菊、烟碱、鱼藤酮

特点:杀虫力不强、杀虫谱不广、使用量不大、胃毒为主。

(二)有机杀虫剂时代(1939年—至今)

OCl1939年瑞士PaulMüller(米勒)发现DDT活性(1874年Zeidler合成DDT),1940年作为杀虫剂工业化生产,开始进入有机农药时代。此后,DDT被广泛地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防治疟疾、斑诊伤寒、鼠疫等媒介昆虫,在挽救人类生命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为此,米勒获诺贝尔奖(1948)。

40~50’sOCl有10多个品种

62年Rachelcorson写“SilentSpring”提出残留污染问题70’s西方发达国家限用、禁用DDT

1945年二次大战后出现OP,向低毒化发展60’s末出现不对称结构品种,甲胺磷

90’s前后淘汰高毒品种,我国2007年1月1日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全面禁用。

1953出现Carb品种,西维因(56年商品化)

49年出现合成Pys品种

72年出现农业上使用的Pys品种,氯菊酯

1964年出现ON品种,巴丹

72年出现昆虫生长调节剂(IGR),灭幼脲

1981年I.Putter报道抗菌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890’s出现杂环类化合物,吡虫啉、锐劲特

杀虫剂应用的历史大概可分为四个时期:①早期应用天然毒物的时期,如砷、氟素剂及植物杀虫剂;

②应用一些无机化合物,毒气熏蒸及石油制剂的时期;③现代的有机杀虫剂时期;④第三代农药的时期,即保幼激素类似物即灭幼脲等生长调节剂的时期。

主要的发展及其年分如下:

(Ⅰ)公元900年左右 中国使用信石、雄黄等砷素剂;1690 欧洲用烟草杀虫;

1787 欧洲用肥皂液杀虫;

1800左右 高加索人民用除虫菊酯;

1845 德国用无机磷化合物;

1848 马来西亚用鱼藤根粉;

(Ⅱ) 1854 法国首次用二硫化碳熏蒸;

1867 美国用巴黎绿;

1868 美国开始试用石油制剂;

1874 滴滴涕合成,但未用作杀虫药剂;

1877 氰氢酸作为熏蒸剂;

1880 美国用石灰硫黄合剂;

1886 松脂合剂防治介壳虫;

1892

砷酸铅在美国应用,成为主要砷制剂;

1918

法国用氯化苦熏蒸;

(Ⅲ)

1925

二硝基化合物首次试用;

1932

硫氰酸酯被试用,力散类杀虫药剂;

1932

法国用溴甲烷;

1939

滴滴涕杀虫活性被发现,1940年实际推广应用;

1940

美国发展了环戊二烯类杀虫剂;

1941~1942

法国及英国相继发现六六六;

1944

德国发现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特普等被应用;

1946

美国及德国发现氯丹;

1947

瑞士开始发现了氨基甲酸酯(异蓝等被应用);

1950~1952

美国杜邦公司发展了新有机磷杀虫剂,如苯硫磷(EPN)、马拉硫磷等;

1958

美国发现了西维因;

(Ⅳ)

1967

第一个保幼激素类似物作为杀虫剂,美国;

1970

滴滴涕的禁用问题在美国及瑞士被提出,1972年正式禁用;

1970

美国发展了第一个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

1970左右

英国及日本发展了许多新的拟除虫菊酯化合物;

1973

荷兰发现灭幼脲;

1974

甲脒类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在美国试验成功;

1980

美国发现第二个有效的微生物杀虫剂Avermectin。

第一节 杀虫剂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1胃毒作用

1胃毒作用

拒食

(感化器)

呕吐

杀虫剂

2内吸作用

咀嚼式

口器

食道

消化道

(中肠)

刺吸式

内吸

杀虫剂

贮存在组织中

(脂溶性)

植物吸收

3触杀作用

血腔

血液循环

作用部位

杀虫剂

表皮

代谢

4熏蒸作用

杀虫剂

气门

气管

微气管

后肠

马氏管

排出

二、杀虫剂的穿透

(一)穿透体壁

护腊层:类脂及鞣化蛋白 油相

上表皮 腊 层:蜡质 (较强的脂溶性)角质精层:鞣化脂蛋白、类脂

外表皮:(硬)鞣化蛋白、几丁质、脂类 水相

内表皮:(厚)几丁质、蛋白质 (一定的水溶性)真皮细胞(膜结构)

底膜

表皮孔道 有利穿透

上表皮 表

外表皮 皮层

皮细胞腺孔

内表皮 体

刚毛 皮细胞层壁

底膜

腺体

膜原细胞

(二)穿透消化道

毛原细胞

消化道

前后肠来源于外胚层

中肠来源于内胚层

杀虫剂穿透昆虫中肠肠道壁细胞与体壁皮细胞一样,即要通过细胞质膜—被动扩散(高浓度 低浓度)

通过水孔:亲水化合物,小分子量化合物被动扩散影响穿透率因素:

药剂种类

3

进入肠壁(油相)药剂油/水分配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