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词大雅》“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设计_及思考.doc

《小词大雅》“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设计_及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词大雅》“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设计及思考(高帆)

《小词大雅》一书,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的词学专题讲座整理而成的一本具有系统性的学术著作。历来被称为“艳科”的“小词”,是如何从爱情的品格升华到人生的境界的?是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学中儒、释、道的修养的?而读者又是如何能够从“小词”中领略这种修养和境界?叶嘉莹的这本词学著作作出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诠释。

《小词大雅》作为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内容,对拓展学生的视野,建构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帮助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和科学精神的锤炼,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和审美力,感受中国古典词作的无穷魅力,促进学生的生命感悟和精神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内容与目标”的要求,结合这本学术著作的特点以及词学本身的特性,我通过通读全书、精读细节、比较分析、共读分享等多种方式,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选择结构、主旨、词作、词论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学习和思考。

一、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定

1.通过分析词人及其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2.通过归纳整理赏析方法,提升理性分析能力;

3.形成和积累人文社科类学术著作的阅读经验和方法。

(二)课时安排

本书的阅读与研讨一共历时两周。第一周是初读和感悟,“课前导”导读课放在初读之前;第二周是细读和分析,“课中导”阅读课放在第二周起始阶段;接下来时间主要是归纳整理全书,准备读书报告会。课后分享放在第二周结束前。同时,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教师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指导。

(三)活动阶段

1.课前导:纲举目张明结构,推荐读法探门径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强加在学生身上。《小词大雅》是一本学术著作,尽管这本书写得引人入胜,读起来会很有兴味,然而许多学生对学术类的专著有排斥心理,先入为主地认为枯燥无趣。因此,在阅读的最初阶段,进行兴趣引导和方法指导尤为重要。当我们播下一颗种子,随着阅读深度与厚度的增加,学生会越来越认识到叶嘉莹其人其文的魅力。

为此,笔者设计了“读前导”这一教学环节,从《小词大雅》的第一讲入手,和学生一起开启了这本书的阅读。《小词大雅》的第一讲《兴于微言》是全书的纲领,作者解释了词为什么被称为“小词”,回顾了文学史上对词的认知,然后再通过张惠言《词选》的序言引出了全书的主旨。仔细阅读这一讲,对于把握全书的纲要非常重要。

在这一节导读课上,笔者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1)通过介绍叶嘉莹的人生经历,了解其学术地位及影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通過思维导图梳理第一讲的内容,找出作者从什么角度切入的?如何展开和深入的?最后诠释的观点是什么?

(3)示范理解“小词”“大雅”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以及相互关系。

(4)结合人文社科类学术作品的体裁,推荐阅读经验,探索阅读方法和门径。

学生刚刚接触《小词大雅》这类学术著作,有着新奇性的同时也有着阅读的盲目性。通过介绍叶嘉莹一生的阅读和成就,学生对叶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建立了亲近和崇敬之情。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给学生示例如何从宏观上去阅读一本书。因为学术著作往往会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而叶嘉莹《小词大雅》中的这九讲是环环相扣的,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全书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整本书阅读的“全景”意识,搭建全书的结构框架。

如果说全书的框架是“森林”,那么,重要概念就是“树木”。叶嘉莹先生学贯中西,在《小词大雅》这本书中,她提到了“小词”“大雅”“文化符码”“双重性别”等重要概念。教师通过示范“小词”和“大雅”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引导学生提炼概念理解概念的方法。

在这节课的最后,笔者给学生推荐了阅读方法,如符号标记、思维导图、圈点评注、读书笔记等,以指导学生更好进行随后的阅读。

2.课中导:精读示范品词作,归纳整理探方法

在学生自主阅读《小词大雅》这本书一周后,笔者设计了读中导这个课时。其中,一些学生已经读完全书,也有一些正在阅读,在这个阶段进行导读,可以对读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引导学生进入词中的审美天地,提升鉴赏能力和理性归纳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细品词作和词论,一共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精读温庭筠《菩萨蛮》,析张惠言《词选》词论:兴于微言。

温庭筠的《菩萨蛮》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其主题是美女和爱情,相思与离别。但是张惠言的评价是:“此感士不遇也。”由张惠言的词论入手,笔者讲到了该词中“蛾眉”的典故,从而引发张惠言词论的重点:兴于微言。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文论,如文化符号、双重性别,这和张惠言的词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