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薛法根:理性思维:做负责任的表达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内涵解读.docx

1._薛法根:理性思维:做负责任的表达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内涵解读.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04关注编者按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部分设计了“思

2022.04

关注

编者按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部分设计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对接“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素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广大一线教师十分关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如何

4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等问题。为此,本期组织了3篇有关思辨性阅读的文章。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薛法根从发展脉络、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活动组织、评价设计等五个方面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内涵进行整体解读;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魏小娜和重庆市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陈永杰重点探讨了在教学层面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设计要领;杭州师范大学倪文锦针对教师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备课的角度,提出构建教学思维导图的观点。希望这几篇文章能对一线教师理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提高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理性思维:做负责任的表达者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内涵解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薛法根

【摘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对接核心素养“思维能力”的内涵,旨在培养有见识的阅读者与负责任的表达者。本文依据语文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理念,从发展脉络、目标定位、内容选

择、活动组织、评价设计等五个方面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结构内涵进行整体解读,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实践导向与学术支持。

【关键词】理性思维,学习任务群,内涵解读

DOI:10.16412/ki.1001-8476.2022.08.019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发展脉络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对接“思维能力”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突出了“思辨”特性,指向“理性思维主导下的阅读与表达”,培养有见识的阅读者与负责任的表达者。人的思维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觉思维,二是以表象为中介的形象思维,三是以概念为

核心的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建立在直觉形象思维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为感性思维,建立在抽象逻辑思维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为理性思维。传统语文教育偏重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缺乏抽象逻辑思维。哲学家黎鸣先生曾说,“逻辑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琴声中最弱的一根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课程内容直接指向思维本身,尤其是将“思

关注ywjsxln@163.com

关注

ywjsxln@163.com

辨”为特性的理性思维作为内容主题,是语文课程设计上的历史性突破。纵观“思维”这个课程内容要素在现代语文课程史中的发展,可以梳理出三个发展转向。

1.从“统”到“分”:从“思考”到“思维”再到“思辨”

“理性思维”作为课程内容,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统合到分立的认识过程。最初,“思维”模糊地表述为“思考”或“理解”,随着对“知识与智力、能力”关系认识的逐渐清晰,“发展思维能力”作为一个独立的语文教学任务,进入了课程视野,但往往偏重于形象思维;21世纪的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思维能力”的发展重心也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向了抽象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已经作为语文课程的一种实践要求,从“思维能力”这个整体概念中分离出来了,呈现了其无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和课程价值。

2.自“上”而“下”:从“理念”到“目标”再到“内容”

“理性思维”作为课程内容,经历了从上位观念、目标到下位任务、内容的转化过程。“发展思维”一直作为一种课程的基本理念,写入历年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理念的落地需要从课程理念转变为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发展思维”的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