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书法”教学设计说明.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摹书法”教学设计

课前要求:

1.选定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楷书(硬笔书法、毛笔小楷)帖。

2.准备一本书法笔记本,记录我们所要学习的书法理论知识。

3.遵守课堂纪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

4.执笔:拇指与食指夹住笔杆,其它三个指头辅助运笔,指实掌虚。

5.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课题:临、墓和创造的关系

课时:课时

1

教学目的:

了解临墓的方法和作用;了解临、墓和创造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重点难点:掌握临、墓的方法,了解只有继承才有创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泄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临墓,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

为止境。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墓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

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

写字经脸(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

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

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适出自己的独特风格。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

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

(-)、墓法:

描红:

1.

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红模是印好的红字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

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

2.墓书:

把油纸或英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墓写,古人叫作“响拓”。

初学写字不先墓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而,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

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墓写开始,可以事

半功倍。

(二)、临法:

1.方格临写:

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将碑、帖

放在对而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

2.去格临写:

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

了免受拘束。(以上两种方法都算作“对临”。)

3.分临:

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点一画的安顿,

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

贪多。

4.空临:

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

地;睡在床上,画被、画腹;甚至书空作势,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笔画结构的印象,用指

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

5.背临:

平时将所临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合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

着墓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

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三)、墓临法:

同时墓临:

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要临写的碑、帖墓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墓本上,再对照

碑帖临写岀来。既墓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了,再加临写,形体和精神,更可以结

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

从前王浚之说:“始书之时,不可看貝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

適加以遒润,五適益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

(《笔势论》)他所说的一遍正手脚,是说写第一遍的时候,要先把字的手脚端正起来,手脚

就是字的笔画,横、坚、撇、捺之类,先把它摆端正了;第二颯得形势,形势就是每个字的形

体,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体,到了第二遍就应该注意每一个字的整

体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脚,第二遍注意到整体结构,现在第三遍就应该

求其稍微像原本了。

这是专指结构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应该注意笔法的时候,所以说:“加以遒润”°

“遒”是运笔沉着有劲,这是说运笔不论方、圆,笔画总要挺拔;“润

文档评论(0)

洞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博士生

认证主体宁夏三科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500MABW4P8P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