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届湖南省多校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创构中国现代诗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前提,是在与西方诗学的比较中把握中国传统诗学的精髓,构筑民族性的新诗理论大厦。对自身进行辩证反思,接通现代诗学的中国血脉,从传统寻求创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美学使命。
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诗学在诗学形态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第一,中国传统诗学是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的,而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中国诗学与禅学从来相通,对此,中国古论有许多说法。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甲)诗禅相同也好,诗禅相似也好,都是在“悟”字上实现诗禅相通。(乙)
“悟”是一种整体体验。所以,中国诗学不像西方诗学那样去将诗歌作分解的概念的剖析。(丙)中国诗学的“悟”,是不用公式和概念去破坏那无言的整体的诗美。它力求使诗保持为诗,让诗的魅力在“悟”中更加妙不可言,而不是相反。(丁)“悟”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一种融合,是诗学家进入诗的内部化为诗本身。西方诗学更倾向科学,中国诗学更倾向艺术。科学的特点是客观性、逻辑性、精确性、规范性;而艺术的特点是主观性、直觉性、模糊性、情绪性。在东方人看来,领悟式的诗学更高妙。或者,假如说西方诗学是一种科学的话,那么中国诗学最多只是一种前科学或后科学。当然,就中国传统诗学的整体而言,其实是有一个含有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在内的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的,而且是把诗歌保存为诗的、既具有理论魅力又具有诗歌魅力的理论体系。中国现代诗学应当保持领悟性、整体性、简洁性的形态特征,同时又在系统性、理论性上向西方诗学有所借鉴。
第二,中国传统诗学经常运用类概念,而西方诗学总是运用纯概念。由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出发,很自然的,中国诗学尽量避免公式与概念。即使在非进行理论概括不可的时候,它往往也背对完全抽象的纯概念,而是去寻觅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类概念。
西方诗学家使用的纯概念具有精确性,然而,对诗学而言,精确也许就是不精确:用解剖刀将一只小白鼠肢解研究,这样的研究也许是精确的,可惜,被解剖者的生命却被解剖刀夺走了。类概念具有模糊性,对诗学而言,模糊也许就是精确,更接近诗美本身。西方诗学变圆为方,中国诗学以圆说圆,以方说方。莱辛一部《拉奥孔》,从拉奥孔的哀号出发,洋洋洒洒数十万字,从各个方面论述诗与画的异质。中国诗学却似乎是“零散”的,给人“砖瓦”的感觉。在诗学论著的篇幅上,西方诗学用墨如泼,中国传统诗学惜墨如金;西方诗学能言善辩,中国诗学“大辩若讷”;西方诗学跃动,中国诗学沉静;西方诗学健谈,中国诗学寡言。
与此相应,在文体形式上,中国传统诗学比较多样。有论诗的诗,也有论诗的书信,但基本范式是诗话。最早的诗话是钟嵘的《诗品》,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原来就叫《诗话》,这是第一部正式以“诗话”为名称的著作。欧阳修或讲诗坛掌故轶事,或评诗歌巧思妙句,随性而发,处处真知灼见。其后的诗话,尤其是清诗话,在系统性、明确性、专门性上日广日深,成就很高。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方法论上从西方诗学有所借鉴,加强了诗话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实现了这一诗学形式的现代转型。传统诗话章节短小,简便灵活,不拘一格,运用生动的类概念,随处格言警句,所以精彩纷呈,辐射力强。司空图谈《二十四诗品》中的“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在现代诗学里,艾青的《诗论》多次再版绝非偶然,它和这本著作的诗话形式是有关的。《诗论》这样谈意象:“意象: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之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这样的诗话颇有古风。《诗论》写得颇有诗人风度,艾青不是在诗之外说诗,也不是在诗之上说诗,而是作为一位诗人在诗之内说诗,有血有肉,形象生动,又有一个理论框架,《诗论》成为现代诗学的经典诗话。
言称西方,不去本土化处理西方诗学的精华,而是生硬地照搬西方诗学的理论框架和把玩西方诗学术语,看轻现代诗学的中国血脉,这样的诗学并不能将新诗引向发展。与传统诗学的血脉脱节的诗学,只能造成新诗创作和新诗运动的衰落。
接通中国血脉,实在是中国现代诗学的当务之急。
(摘选自吕进《接通现代诗学的中国血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诗学和中国禅学的很多特性是一直相通的,尤其体现在“悟”字上。
B.中国传统诗学就是在进行理论概括时,也往往使用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类概念。
C.中国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浙江省杭州拱墅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届北京市各城区高三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届北京市各城区高三语文一模微写作汇编.docx
- 2024届北京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非连文本阅读.docx
- 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备考作文.docx
- 2024年高考议论文常用热门人物素材积累:人物事迹+名言警句+适用示范+时评观点.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各地模考作文冲刺:控量.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各地模考作文冲刺汇编(一)含范文.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关于“信息茧房”的作文.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主题之家国情怀:名人名言+典型事例+人物素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