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VIP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计21大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3)(4)题、第2题、第14题,共4小题)。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姓名、班级等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所有试题都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者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小题。(8分)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他从唐诗下手,且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闻先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瑕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杂乱无章。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锲而不舍()

(2)选文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2分)

(3)仔细阅读文本,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解说:以上三个加点词的词性依次为代词、副词、连词。

C.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解说:这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4)选文中画横线的短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目不窥园B.兀兀穷年C.心不在焉D.杂乱无章

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文化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孤”是古代读书人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以“卿”为爱称。

B.《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C.《黄河颂》是著名诗人冼星海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章,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经由光未然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D.李森祥的散文《台阶》用第一人称叙述了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对父亲来说,台阶既是他的物质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当父亲用汗水和辛劳终于砌成了向往已久的台阶后,他却又处处感到“不自在”,感到空虚和寂寞。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面貌寄予希望。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6)《木兰诗》中运用对偶来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岑参在《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8分)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