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诗歌阅读
河南省郑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和甫咏雪①
王安石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注]①和甫:王安石弟弟王安礼,字和甫。本诗作于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描写寒风呼啸、阴云密布的景象,下句紧接着写山上开始飘落点点雪花。
B.颈联描写大地虽然白茫一片,但诗人相信冰雪消融后,人们终究会等到春天的回归。
C.尾联借寒乡之人不感念瑞雪带来丰年,只希望天气晴朗,喻指阻挠变法的保守派目光短浅。
D.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咏雪表达出锐意改革的雄心壮志及对变法成功的乐观与自信。
16.王安石眼中的雪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5.A(“开始飘落点点雪花”错,下句写山岭都变成了白玉,表现出积雪之深,没有写飘落点点雪花。)
16.①冰清玉洁。落满白雪的山峰如白玉一般。②有德有才。白雪能消除污秽,滋润万物。③孕育希望。冰雪消融之后便是春暖花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5.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举杯劝饮,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16.本诗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请从意象和用词方面简要分析。(6分)
15.B.(3分)(B“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该是“欣喜、惊奇的神态”。)
16.(6分)①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浮烟竹更暗。颈联客观地描写了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②孤灯、寒雨、浮烟、湿竹,这些凄凉的意象,营造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有力地渲染了伤别的气氛。③孤、寒、湿、暗、浮,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刚重逢又要伤别,倍感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共6分,每点2分。),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双语高级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望蓟门[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蓟门:在今北京西南,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指燕地。唐人写时事,常托之于汉代,此联中的“汉将营”指唐代军营。
B.颔联应作“万里积雪生寒光,三边曙色危旌动”理解,以静衬动,用积雪所映出的寒光衬托在曙色中高扬的军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C.颈联上句写前方烽火连天,下句写蓟城背山靠海,可见此地是险要的关塞。看似写景,实则写事,既体现了“战”,又写出了“守”。
D.尾联运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请缨的典故,和高适《燕歌行并序》的结句“至今犹忆李将军”所寄托的感情是相同的。
16.有人说,这首诗与大唐豪迈恢弘的气度颇为契合。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15.(3分)D[解析]“寄托的感情是相同的”理解不当。本诗作者用典故抒发了渴望投笔从戎、立功疆场的豪情,高适用“至今犹忆李将军”来感慨当时没有李将军那样的守边将帅。
16.(6分)①意境雄浑壮阔,契合大唐格局。选取了“燕台”“笳鼓”“沙场烽火”“胡月”等典型的边塞意象,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②感情慷慨激昂,彰显大唐气度。声声笳鼓、猎猎旌旗展现出赫赫军威,也表现出将士们不畏艰苦保家卫国的豪情;作者借用典故抒发自己感奋投军、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彰显大唐豪迈气度。③语言铿锵豪迈,应和大唐正声。“喧”“动”“拥”等动词力度强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教案.docx
-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
- 预防火灾安全主题班会活动方案.docx
- 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docx
- “珍爱生命,远离诈骗”班会活动方案.docx
- 以防森林火灾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docx
- 高一下学期预防森林火灾安全主题班会活动方案.docx
- 高一下学期防火灾安全主题班会活动方案.docx
-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活动方案.docx
- 防火灾主题班会活动方案.docx
-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 河南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2).docx
-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齐桓晋文之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预习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广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语用试题.docx
- 广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 《乡土中国》1-3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