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1.引言

1.1对比较文学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国别文学间的简单对比,到20世纪初的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确立,再到后来的理论多元化发展,比较文学逐渐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在第一阶段,比较文学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国别特色和相互影响;第二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

1.2阐述第三阶段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

进入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比较文学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比较文学研究,更加注重跨文化、跨民族、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第三阶段的比较文学不仅关注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的发展趋势、理论体系及其内在联系。这一阶段的研究对于揭示文学现象的普遍规律、促进世界文学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第三阶段的比较文学研究为文学教育、文化研究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有助于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提高文学研究的理论深度。

2.第三阶段的理论背景

2.1后现代主义与比较文学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质疑和批判现代性的理性、主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文本的解构和意义的多元化。后现代主义对比较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转向。

比较文学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开始关注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研究者们不再仅仅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而是将视野扩展到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文学与其他领域的互动关系。

2.2文化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

文化研究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兴起的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关注社会文化现象与文化产品之间的关系。文化研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文本的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关注文学与其他文化形式的相互影响;

提倡批判性思维,对文学经典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

关注边缘群体和少数族裔的文学创作,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疆域;

促进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如符号学、精神分析、社会历史批评等。

2.3第三阶段的理论特点

第三阶段的比较文学研究具有以下理论特点:

跨学科性:比较文学研究不再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是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展开对话;

文化转向:关注文学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化身份、民族认同等议题;

批判性:对传统观念、经典作品和权威话语进行质疑和批判,揭示其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

多元化:关注不同文化、地区和群体的文学创作,推动比较文学的全球化进程;

重视文本的互文性和语境: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与其他文本和语境的互动中不断生成。

第三阶段的比较文学研究在理论背景上呈现出多元、开放和批判的特点,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比较文学研究得以拓展其研究领域,关注更多具有时代意义的问题。

3.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3.1西方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在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西方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其中,美国的埃德温·巴尔特(EdwinBalthaser)提出了“文学共生”的观点,强调不同文化体系间文学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法国的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文学,提出了“文学场”的概念,探讨文学作品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此外,美国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ericJameson)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结合,对第三世界的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第三世界文学的民族寓言”理论。

3.2东方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在东方,第三阶段的比较文学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的钱钟书先生,通过对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观点,强调了文学艺术的普遍性和相通性。

日本学者柄谷行人(KojinKaratani)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对日本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试图打破东西方文学的二元对立。

3.3典型作品分析

第三阶段的比较文学研究不仅关注理论,还对具体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例如,对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的《到灯塔去》与张爱玲的《金锁记》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女性主义、现代主义等方面的异同。

此外,还有学者对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的《百年孤独》与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进行比较,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与影响。

通过这些典型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第三阶段的比较文学研究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跨文化视野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dingroad2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职业规划 研究报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