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脂异常与高血压.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餐后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关键词]餐后血脂;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b)-099-01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6亿,高血压患病率达到18.8%。而据1959年、1979年、1991年我国成人高血压复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1%、7.73%和11.88%,由此看来,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形势不容乐观,应积极提高人群对高血压的防治意识,这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高血压发病率与年龄、食盐、体重、遗传、环境与糖尿病等因素有关。作者研究发现高血压与餐后血脂异常也有一定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所有入选200例均为年龄40~50岁、空腹血脂正常,排除冠心病、糖尿病。

1.2测标准袖带血压。

1.3标准餐饮食:煮鸡蛋一个(40g)、牛奶1杯(150g)、稀饭1两(50g)。

1.4测餐后2h血脂四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1.5统计学分析

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00例人群中,发现高血压56例。发现餐后2h血脂异常(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36例(表1)。

表1200例人群高血压与高血脂关系

其中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达28%(56/200)。36例餐后血脂异常人群中,有16例出现高血压,发病率达44.4%;164例餐后血脂正常人群中,有40例出现高血压,发病率为24.4%(40/164)。血脂异常组与血脂正常组高血压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

表2200例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比较

3讨论

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常合并存在,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共同的代谢异常和遗传背景,实际上还在多种机制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脂水平与血压高低成正相关[1],Unsitupa等推测其部分原因是由于载脂蛋白(ApoE)基本表型的作用,并证实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其收缩压较高,排除体质指数及年龄因素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2]。

血脂代谢异常可通过影响细胞膜脂质结构,进而影响膜Ca2+转运参与高血压发病机制,高血压病人存在多种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因此认为高血压实际上亦是一种细胞膜病,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脂质成分有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血浆中的脂质变化可影响细胞膜脂质构成,进而影响细胞膜的理化性质,诸如膜的流动性、离子通道等。

人群中的血脂水平是连续的变量,可以因种族、年龄、性别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以往高血脂症的诊断是取受检者空腹12h静脉血,以此作为危险因素的评价。但人体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餐后状态,空腹血脂不能反映长时间餐后血脂状态的变化,作者此研究发现餐后血脂异常组高血压发病率达44.4%,揭示了餐后血脂代谢紊乱与高血压病的关联,因此可以将餐后血脂异常列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GoodeGK,MilleJP,HeagertyAM.Hyperlipidemia,hypertension,andcoronaryheartdisease[J].Lancet,1995,345:362.

[2]UnsitupaM,SarkkinenE,KervinenK,etal.ApolipoproteinEphenotypeandbloodpressure[J].Lancet,1994,343:57.

(收稿日期:2007-01-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reams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