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卷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卷(鲁教版专用)(解析版).pdf

提高卷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卷(鲁教版专用)(解析版).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

高一地理

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21

.测试范围:鲁教()必修一、必修二第单元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

1.①①①①四地中,在①地可以看到的是()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2.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水库最深为15~20mB.水坝相对高度约为5~10m

C.水库位于①地D.乙养殖场不会污染水库

【答案】1.C2.B

【解析】1.首先把①与①、①、①、①四地用线段连接起来,然后观测每一条线段上等高线

的疏密和形态。①地与①地之间,从高处向低处等高线先密后疏,应为凹坡,不会阻挡视线,

在①地可以看到①地;①地与①地之间,从高处向低处等高线先疏后密,应为凸坡,会阻挡

视线,在①地看不到①地;①地与①地之间有陡崖阻挡视线,在①地看不到①地;①地与①地

之间为下凹的山谷,不会阻挡视线,在①地可以看到①地。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2.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图中①处有峡谷,如果水坝建在图中①处,则①处东北方向的谷

地将集水形成水库,可以做到让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C错误;读图可知,甲养殖场

与1020米等高线相临,若甲养殖场濒临小型水库的最高水位,则水库的最高水位应为1020

米,水库底部的海拔约为1005~1010米,水库最深应为10~15米,A错误;图中适合建设

处最低处海拔为1010~1015米,水库最高水位约为1020米,则水坝相对高度约

为5~10米,B正确;图中显示,乙养殖场处于水库的集水区域,因此乙养殖场排放的废水

会污染水库,D错误。故选B。

【点睛】等高线地形中,从高处到低处,山坡等高线先疏后密的表示凸坡,先密后疏的表示

凹坡,等高线均匀的表示平斜坡。

下图示意江苏省宿迁市某公园人

行道路旁的凹槽式草沟设计,道路与草沟的连接处是开放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道路与草沟连接处的开放式设计,主要是为了()

A.保障行人安全B.降低建设成本C.加快道路排水D.增加绿化面积

4.与传统地下排水系统相比,生态植草沟()

A.净化能力强B.排水能力强C.维护成本高D.占地面积小

【答案】3.C4.A

【解析】3.道路与草沟连接处的开放式设计,主要是为了地表水加快排入草沟中,所以主

要目的是为了加快道路排水,C正确。保障行人安全、降低建设成本与增加绿化面积均不是

道路与草沟连接处的开放式设计的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

4.与传统排水系统相比,生态植草沟主要用于雨水前期处理、雨水运输,利用弹性的排蓄

空间降低雨水对城市排水造成的压力,因此生态植草沟的主要优点是净化能力强,A正确。

生态植草沟的排水能力与传统地下排水系统相差无几,B错误。生态植草沟的维护成本更高,

C错误。占地面积更大,D错误。故选A。

【点睛】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

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转

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

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a、b

文档评论(0)

156****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