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姜夔及南宋词的雅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去世后的南宋词坛(1207-1278)以创作年代划分:江湖词人群:宋亡前已经离世的词人孙惟信、刘克庄、吴文英、陈人杰等;遗民词人群:入元后继续创作的词人刘辰翁、周密、文天祥、王沂孙、张炎等。以创作倾向划分:豪放词派:追随稼轩,崇尚抒情言志的痛快淋漓,不计较字句工稳,政治锋芒毕露。孙惟信、刘克庄、陈人杰、刘辰翁、文天祥等。骚雅词派:追随姜夔,主别情、咏物、写景,重寄托;重审音守律,字句雅正典丽,意蕴隐晦。吴文英、周密、文天祥、王沂孙、张炎等。二、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屡试不第,终生布衣,转徙江湖,与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往,以清客身份与名公巨卿往来。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继苏轼之后的艺术全才,词的造诣尤深,《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存词84首。姜夔善于自度曲,有17首词注明了音谱,是唯一存世的宋代词调文献。张炎《词源》:“词至南宋,始极其工,……姜尧章氏最为杰出。”姜夔坐像。宋白良玉绘,清许乃毂道光元年摹,见1907年《国粹学报》第1册张炎《词源》尊姜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南宋后期词人多“远祧清真,近师白石”,就是追随以“清空”与“骚雅”为特征的白石词风。何谓”骚雅”?“骚”本《楚辞》,“雅”出《诗经》。“雅”,正也,“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也,又曰“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但须以“主文而谲谏”为原则,用譬喻方式,委婉言辞进行劝谏。“骚”,忧也。《离骚》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屈原传》),即作意出于怨愤。但在以“比兴之义”表达“规讽之旨”和“忠怨之辞”方面,却是“同于风雅者也”(《文心雕龙·辨骚》)。“骚雅”指作品立意于天下大事,言王政废兴;艺术上继承《诗经》“主文而谲谏”,与《离骚》“香草美人”传统,取曲不取直,取温柔敦厚而不取强烈激切,以比兴手法表达规讽之旨和忠怨之辞。简言之,即语贵含蓄,风神高远。“雅”即自然高妙的境界。正面说,即“非奇非怪,剥落文采”,在音律、内容、立意、语言、词风等方面归于雅正。反面说,要反俚俗、反直露、反软媚、反浮艳、反狂怪、反豪放,与诗的最高境界趋同。“骚”指注重抒写主观心境,以主观心理时空为线索,把现实社会背景、事件经过、人物活动、景物特征都化作主观感受加以表现,使意在辞外、含蓄不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做到“不犯正位,切忌死语”,寄托遥深,又无迹可求。追求“骚雅”,得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清远空灵”词境,有“幽韵冷香”之评。姜氏说,清是“不染尘埃之谓”,即字句洗尽铅华,如秋林疏叶;“空者,不着色相之谓”,指“感慨全在虚处”,重神韵而不落言诠。总之,应“一洗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体现了文人雅士的审美理想。其佳处在疏朗雅致,风神峻峭之美;不足在词意隐晦,难以捉摸。为达此目的,一要多用侧笔、虚笔,以实化虚;二用冷色调渲染画面。宋词风格本趋向“清空”,审美理想则趋向“骚雅”,二者至姜夔而统一,使词体趋于全面雅化。南宋中后期词人极工极变,仍不出其范围。2.题材:感时、抒怀、咏物、恋情。(1)抒家国兴亡之悲,融身世寥落之感。《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注:孝宗淳熙三年丙申(1176)冬至日。以今昔

文档评论(0)

aiboxiw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