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正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①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②陈力就列:指奉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③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④既来之,那么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⑤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⑥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⑦祸起萧墙:指祸害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害。;⑧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攻,声讨。

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⑩化假设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风吹倒。;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理想社会;克己复礼;周礼;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1);禮;探究:孔子前文说“克己复礼”,后文又说“为仁由己”,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讨论:下面是孔子另一弟子仲弓问仁时孔子的答复,他谈到了仁的内容和与颜回说的有没有不同之处?;孔子对周代的礼仪制度是怎样的情感?;“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是主谓倒装句,强调局部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情感?;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其实是告诉我们当时社会处在一个怎样的现状?;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舞;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16.2〕孔子曰:“天下有道,那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那么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那么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那么庶人不议。”;〔13-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那么言不顺,言不顺那么事不成,事不成那么礼乐不兴,礼乐不兴那么刑罚不中,刑罚不中,那么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那么,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标准要求。;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七出”:《大戴礼记》——“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唐律疏议》——“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泆,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那么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那么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

;——1.2要义:孝悌是仁之本;

文档评论(0)

147****42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认真 负责 是我的态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