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2 微案1 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docxVIP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板块5 第2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42 微案1 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微案1理解文言虚词

——结合语境,虚“虚”实“实”

复习任务1.梳理并总结五类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重点掌握高频虚词的意义。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题干表述(翻译)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Ⅰ卷

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虚词:以

①虚词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

②不考用法,只考虚词的意义。

③虚词考查重点放在高频虚词及副词上。

新高考Ⅱ卷

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虚词:数、鲜

全国

甲卷

①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②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虚词:①其;②乃。

2021

全国

甲卷

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虚词:每、小、辄

2019

全国

Ⅰ卷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虚词:数、或、稍

2018

全国

Ⅰ卷

①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②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虚词:①以、以为;②以、素

知识图要

活动一梳理总结五类虚词

(一)代词

代词可分为三类:(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如吾、余、予;第二人称代词,如女、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代词,如之、其、厥、彼。(2)指示代词。近指的,如此、斯、之、是、兹。远指的,如彼、夫、其。虚指的,如某、或、莫。(3)疑问代词。如孰、何、奚、胡、恶、安、焉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eq\b\lc\{\rc\(\a\vs4\al\co1(善刀而藏之,杳不知其所之也)) B.eq\b\lc\{\rc\(\a\vs4\al\co1(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eq\b\lc\{\rc\(\a\vs4\al\co1(焉用亡郑以陪邻,犹且从师而问焉)) D.eq\b\lc\{\rc\(\a\vs4\al\co1(或取诸怀抱,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D

解析D项均为“有的、有人”。A项它/到、去。B项它/那些。C项哪里、怎么/他、他们。

(二)副词

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的词。

1.副词的种类

(1)表程度。表示“稍微”的副词有:少、稍、略等。表示“更加”的副词有:益、弥、愈、更、滋等。表示“非常、尤其”的副词有:最、极、甚、至、尤、良、绝、特、颇等。

(2)表范围。表示“全、都”的副词有:悉、皆、咸、俱、举、凡等。表示“只、不过”的副词有: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顾等。

(3)表时间。表示“曾经、已经”的副词有: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等。表示“经常、一向”的副词有:常、素、雅、恒、向等。表示“不久”的副词有:寻、旋、既而、未几、无何等。表示“正、恰好”的副词有:会、正、适、方、属等。

(4)表语气。表示“的确、实在”的副词有:必、诚、信、良、固、果等。表示“大概、恐怕”的副词有:其、盖、殆、庶、得无、无乃、庶几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eq\b\lc\{\rc\(\a\vs4\al\co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eq\b\lc\{\rc\(\a\vs4\al\co1(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eq\b\lc\{\rc\(\a\vs4\al\co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eq\b\lc\{\rc\(\a\vs4\al\co1(不出,火且尽,户口逃亡且尽))

答案D

解析D项均为“将要”。A项竟然/才。B项难道/一定、千万。C项却/用于加强判断,就是。

2.“相”的特殊用法

“相”多兼指两方,互相,但有时偏指动词一方,有称代作用,可根据语境译为“你”“我”“他”“它”等。

请指出下列句中“相”的用法,如是偏指一方,则要指出具体的称代。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相互

(2)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相互

(3)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偏指“我”

(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偏指“你”

(5)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偏指“他”

(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互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并表示它们之间某种关系的词。主要表并列、递进、承接、选择、假设、转折、因果、目的等关系。其中,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有:如、抑、或、其……其……等。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有:若、如、即、使、苟、今、而、纵、令、诚、假令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eq\b\lc\{\rc\(\a\vs4\al\co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eq\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