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计算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点降水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一、水文地质资料

土层编号

土层名称

厚度hi(m)

渗透系数ki(m/d)

1

填土

1.5

1

2

粉土

2

0.8

3

粗砂

1

25

4

圆砾

5

70

5

风化岩

24

0.5

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

降水井类型

均质含水层潜水非

边界条件

基坑远离边界

完整井

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h(m)

0.2

降水曲线坡度i

0.15

过滤器工作长度l(m)

2

过滤器半径rs(m)

0.1

降水井半径rw(m)

0.2

单井出水量q0(m3/d)

230.4

降水影响半径R(m)

164.027

基坑形状

矩形基坑

基坑长度A(m)

41

基坑宽度B(m)

47.5

基坑开挖深度H1(m)

6.2

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距离

s(m)

1.5

水位埋深dw(m)

3.5

含水层厚度H(m)

18.592

平均渗透系数k(m/d)

20.509

计算简图如下:

1、基坑等效半径

示意图

矩形基坑:ro=0.29×(A+B)=0.29×(41+47.5)=25.665m

2、潜水含水层厚度计算

Sw=H1+s-dw+ro×i=6.2+1.5-3.5+25.665×0.15=8.05mSw/(Sw+l)=8.05/(8.05+2)=0.801

H=1.85(Sw+l)=1.85×(8.05+2)=18.592m

3、平均渗透系数

k=∑(ki×hi)/∑hi=(0.8×0+25×1+70×5+0.5×12.592)/(0+1+5+18.592)=20.509m3/d

4、井点系统的影响半径R

0

Sd=H1+s-dw=6.2+1.5-3.5=4.2m

潜水含水层:R=2Sw(kH)0.5=2×8.05×(20.509×18.592)0.5=164.027mR0=R+ro=164.027+25.665=189.692m

5、井点管的长度

Hd≥H1+s+ro×i+h+l=6.2+1.5+25.665×0.15+0.2+2=13.75m

6、基坑涌水量计算基坑远离边界:

h=H-Sd=18.592-4.2=14.392mhm=(H+h)/2=(18.592+14.392)/2=16.492m

Q=πk(H2-h2)/(ln(R0/ro)+(hm-l)/l×ln(1+0.2hm/ro))=3.14×20.509×(18.5922-14.3922)/(ln(189.692

/25.665)+(16.492-2)/2×ln(1+0.2×16.492/25.665))=3103.168m3/d

7、井点管数量

n=1.1Q/q0=1.1×3103.168/230.4=15

8、集水管总长

矩形基坑:La=2×(A+B)=2×(41+47.5)=177m

9、井点的间距

Ld=La/(n-1)=177/(15-1)=12.643m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