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有机茶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有机茶是指在没有污染的产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的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它代表了今后茶叶生产的发展趋势,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现将其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环境选择有机茶产区应远离城市和工业区。产区空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灌溉水质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土壤中的铜、铅、镉、砷、汞、铬等重金属含量必须低于国家有机茶加工技术规定标准。生产、加工、贮藏场地及周围场地均应保持清洁卫生,禁止使用化学物品。

二、园地选择有机茶园应选择国家级或省级良种园地,种子种苗必须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不能使用由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种苗木。有机茶与非有机农业生产用地应有一定的隔离带,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5%,PH值4.5至6.5,有效土层疏松,生物活性较强。茶园周围100米以内不得设厕所、粪坑、牲畜圈等。

三、土壤管理1至3年生幼龄茶园,应在行间合理间作绿肥,以改良土壤。在雨季来临前和秋冬季施基肥后用无污染的秸秆、山青等覆盖土壤,减少水、土、肥流失。

夏天保水防旱,冬天保温防冻。对土壤肥沃、无杂草、覆盖度高的茶园,应少(免)耕。提倡利用生物(如蚯蚓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严禁使用化学类除草剂、增效剂和土壤改良剂。

四、施肥技术有机茶园允许施用没有受重金属、农药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并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天然矿物(如矿石硝石等)、天然腐殖酸盐类(如泥炭等),以及采用纯生物技术生产的有机液肥、菌肥、有机茶专用肥等。禁止在有机茶园施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复合肥、稀土元素肥料、生长素、叶面营养液等。每年修剪下的茶树枝叶都要设法归还土壤,可直接作为肥料翻埋入土,也可作土壤覆盖物铺于行间。有机茶园应施基肥和追肥。基肥采用经1至6个月堆制,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无污染的各类饼肥、绿肥、作物残体、泥炭、有机茶专用肥等肥料。追肥采用经高温堆制及无害化处理的人粪、禽兽粪、有机茶专用肥及生物有机液肥等。

五、病虫害防治新建茶园应做好苗木检疫工作。及时采摘和修剪茶树并将病虫枝叶带出茶园,及时耕作除草。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及时观察病虫发生情况,并采取人工方法摘除病枝、病叶或灯光诱捕。秋茶采收后适当使用石硫合剂、波而多液等有机农业生产许可的药物封园。波尔多液的使用量以不使茶叶含铜量超标为准。

六、采收根据生产有机茶的类型按技术标准采茶,手工采茶和机械采茶均可。机采时采茶机动力必须使用无铅汽油,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园。盛装鲜叶应使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制网眼茶篮,装叶量不得超过150千克/立方米。

七、加工技术有机茶加工必须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加工标准。加工原料必须来自颁证的有机茶园。加工设备必须由不含污染物的材料制成。加工过程只能采用物理方法和自然发酵,禁止使用化学处理方法。禁止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维生素和其他添加物。加工、包装有机茶的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身体,不允许患传染病的人员上岗。

文档评论(0)

松鼠文本阁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松鼠文本阁,让你事半功倍,报名表,范文,合同,简历等等都可以定制服务哦 !

认证主体重庆松鼠嘀咕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000MA60HBCP1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