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冬菜、大麦+豌豆、地膜花生.doc

棉花、冬菜、大麦+豌豆、地膜花生.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棉花、冬菜、大麦+豌豆、地膜花生

在城郊,蔬菜与棉花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采用豌豆、冬菜、棉花、地膜花生(早毛豆)套种法,既能较好地缓和棉花与蔬菜生产的矛盾,又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还提高了种植效益。我县近郊城乡镇和泗阳棉花原种场棉农采用这种一年五熟种植方式,面积已发展到308hm2,每hm2棉田可产皮棉1125kg,大麦1285kg,冬菜15750kg,豌豆嫩头2250kg,豌豆荚3750kg,花生鲜果3500吨(或早毛豆7500kg),每hm2产值达4.86万元,是棉--麦两熟产值的2.59倍。

一、种植方式

秋播时整地作畦,净畦面4m,沟宽33cm。l0月上旬,在畦面中间70cm处播4行豌豆,行距23.5cm,墒沟边l5cm处各播1行豌豆,实行豌豆与大麦混播,豆麦比3:7,基本苗3.0万-3.5万/667m2。豌豆出苗后,在两空幅处各栽7行冬菜,菜豆间距l5cm,冬菜行距20cm,株距13-15cm,密度1.5万株/667m2。春节前冬菜和嫩豌豆头上市,至3月中旬冬菜上市结束;3月20-25日,在每个空幅中间60cm处,采用地膜覆盖种2一3行花生或早熟毛豆,行距30cm,穴距20cm,每穴2粒,密度1万株/667m2,5月中旬,豌豆鲜荚上市,同时在花生(大豆)幅两侧各移栽1行棉花,每畦共4行,棉花与花生(大豆)间距25cm,棉花与豌豆间距20cm,棉花株距18-20cm,密度3000-3300。5月中下旬大麦和豌豆收割或掩青;然后在空幅内还可撤种一季小白菜,6月初早毛豆上市,7月初花生鲜果上市。(下年应将棉秆留在田间作豌豆攀援支架)

二、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棉花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泗阳167或泗棉3号原种;豌豆选用蔬菜型阿拉斯佳小青荚;花生选用早熟中果天府3号;大豆选用大粒王、宁镇2号、台湾292等早熟种;冬菜选用优质种绿星青菜、乌菜或尖叶菠菜等。

(二)合理施肥

1、基肥:秋播时每hm2基施土杂肥25-30t、磷肥750kg、尿素225kg、氯化钾225kg。花生(大豆)播种前每hm2基施土杂肥20-25t、专用复混肥600kg、生物钾肥3000ml。棉花移栽时要带足安家肥。

2、追肥:豌豆食用嫩头的,冬前以施氮为主,促早发。以食用嫩荚和豆粒的,要增加钾肥追肥量,N、K各占总肥量50%,要重施大豆花荚肥、花生花针肥和棉花花铃肥。

(三)防治病虫5月至6月份,大麦、豌豆、花生(毛豆)与棉苗共生,这时最易遭蚜虫侵害,一旦发生,应及时用菊酯类农药或生物农药防治。

(四)及时采收冬菜、豌豆以嫩头上市的鲜花生及毛豆采收要因时、因地制宜,力求高产又高效。

豌豆以食豆荚为主的于开花后12-14d采收为宜,共4-5次;以食豆粒为主的于开花后18-20d采收为宜,共1-2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松鼠文本阁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松鼠文本阁,让你事半功倍,报名表,范文,合同,简历等等都可以定制服务哦 !

认证主体重庆松鼠嘀咕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000MA60HBCP1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