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寺庄葡萄种植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本科学位论文.doc

镇寺庄葡萄种植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本科学位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TOC\o1-2\h\z\u第一章项目概况 1

1.1项目概况 1

1.2方案编制依据 2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

2.1项目建设背景 3

2.2市场分析 6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三章葡萄种植基地建设技术方案 10

3.1种植基地建设规模 10

3.2葡萄种植基地技术方案 10

3.3葡萄种植基地配套工程方案 16

第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7

4.1投资估算依据 17

4.2投资估算 17

4.3资金筹措 18

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与组织管理 19

5.1项目实施进度 19

5.2项目组织 20

5.3资金使用监督机制 21

第六章社会与经济效益分析 22

6.1社会和生态效益 22

6.2经济效益 22

附件:

1、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2、地理位置图

3、**县**镇寺庄村产业发展图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县**镇寺庄葡萄种植基地项目

2、项目单位:**县**镇寺庄村村民委员会

3、项目负责人:**

4、项目建设地点:**县**镇寺庄村

5、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6、主要建设内容:

(1)安装葡萄水泥桩架7400根

(2)打机井1眼及购置配套抽水设备

(3)架设输电线路2公里

(4)安装供水主管道3000米

(5)平整土地施基肥400亩

(6)购置葡萄苗木13.2万株及喷药设施40套

7、建设工期

该项目从08年12月初至09年11月底结束,总工期12个月。

8、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金额85万元,其中申请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20万元,其余由项目单位自筹。

1.2方案编制依据

1、**县**镇寺庄葡萄种植基地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委托书

2、《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

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

5、《**市2006-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

6、《**县**镇寺庄村建设规划》

7、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8、**县**镇寺庄村委提供的基础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

寺庄村隶属于**县**镇,位于**县以西25公里处。寺庄村地处**县西部土石山区,海拔1200-1700米,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寺庄村地处省道**涉线,县道新漫线的交汇处,栋漫线从村庄北部横贯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圪芦河流经该村,水源充足,水质优良。该区域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气候属寒温半干燥区,年平均气温8.9℃,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寺庄村共86户,总人口656人,村耕地面积986亩,人均耕地面积0.67亩。村庄农业用地为基本农田,土地、林地资源相对丰富。林果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林地以种植杨树、槐树为主;经济林以种植果树、葡萄、核桃为主,现有葡萄120亩,果园200余亩。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2008年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正式出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县政府、**镇政府对寺庄村新农村建设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寺庄村抓住这一发展的大好时机,大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系统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积极改善环境、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1建设背景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中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2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