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房沟水电站高线混凝土拌和系统设计.pdf

杨房沟水电站高线混凝土拌和系统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房沟水电站高线混凝土拌和系统布置在杨房沟左侧山体开挖形成的台地

上,距坝址约500m,场地十分狭窄、设计难度大。针对这一特点,因地制宜,

对系统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配置、辅助设置等进行设计优化,不仅节省投

资,还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安全风险,为以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标签:杨房沟水电站;高线混凝土;拌和系统;平面工艺设计优化

1工程概况

杨房沟水电站高线混凝土拌和系统主要承担大坝、水垫塘、二道坝等工程约

130万m3混凝土的生产任务,其中预冷混凝土约90万m3,常温混凝土约40

万m3。常温混凝土按照高峰期生产强度14万m3/月进行设计。预冷混凝土按照

高峰期生产强度10万m3/月,出机口温度℃设计。

2投标阶段平面布置

高线混凝土拌和系统主要建筑物布置于杨房沟左侧开挖形成的EL2090m台

地上,主要车间有拌和楼、胶凝材料储运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外加剂储运系统、

制冷系统、供排水及废水处理系统、电气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混凝土成品骨料储

运系统布置在EL2123m地下硐室中。

3实施阶段平面优化调整

进入实施阶段,根据业主检测中心提供高线混凝土拌和系统边坡变形观测数

据显示,边坡变形较大,处于不稳定状态。为避免地下成品料场开挖对山体造成

进一步扰动,保持边坡稳定,我部建议将地下成品料场移出,改为骨料罐结构形

式设置在EL2090m开挖形成的台地上。监理、业主同意其移出方案。

高线混凝土拌和系统场地前面、右侧毗邻杨房沟、左侧紧挨卡杨交通大桥、

后侧紧靠开挖形成的高边坡,场地十分狭窄,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为解决场地

狭窄,满足系统布置,主要采取如下系列工程措施:

3.1前期多次深入现场勘测,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组织专家、经验丰富

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人员对系统平面和工艺进行研究、讨论,结合监理、业主意见,

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形成实施阶段的布置,确保了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3.2一期开挖留下的锐角山体与主山体连接不紧密,将其开挖形成平台对主

山体稳定性破坏较小,挖除一期形成的锐角山体形成平台布置二次筛分车间、清

水池、调节池,在沟体侧设置9m高钢筋石笼挡墙并回填石渣形成吊车检修道路

及平台,确保二次筛分车间检修便捷及畅通。

3.3

的重要性,因地制宜设置混凝土衡重式挡墙、混凝土重力式挡墙并回填洞渣,形

成EL2090m扩大平台,在平台基础上布置一次风冷车间及冷却塔、一次风冷料

仓、1#配电房等建筑物;为节约成本并考虑支撑结构物自身重量,在临沟边坡部

位采用锚杆基础+钢管柱+钢平台”的结构形式布置一次风冷平台,在钢结构平台

上设置风机等制冷相关设备设施;在临沟边坡部位还采取了“锚筋桩独立基础+混

凝土框架结构柱、梁、版”的结构形式布置压滤车间、污泥池、泵房、加藥车间

及DH高效污水净化器等建筑物。

3.4为节约成本、方便安装及检修,位于临沟边坡上的至拌和楼的胶带机设

置为双层双向结构,即一条钢结构桁架上设置4条胶带机。

3.5一次风冷车间冷缺塔布置在一次风冷车间的顶部。为防止冷却塔冷却水

溢流到一次风冷车间屋顶后渗漏,屋顶采用防水结构形式,确保一次风冷车间运

行安全。

3.6因一次风冷车间处场地限制,1#配电房设置为两层楼结构形式,满足电

气设施布置。

3.72#配电房及空压机车间设置为两层楼结构形式,第一层设置空压机车间,

第二层设置2#配电房。为防止空压机运行的振动及散热对二楼电气设施的影响,

一层采用半封闭结构形式方便散热并采用振动小的空压机。

3.8外加剂车间设置成两层楼结构形式,一楼主要为化液池及外加剂堆放

场,二楼主要为储液池,一楼化液池中溶解均匀、合格的外加剂经化学泵抽至二

楼储液池,混凝土生产时储液池中外加剂溶液经化学泵抽至拌和楼外加剂储液

桶。

3.9因胶凝材料罐处场地狭窄,选用占地面积小,集成化程度高的风冷式空

压机,确保供风系统布置要求满足设计。

3.10二次制冷车间冷却塔布置在上楼胶带机正下方,为防止胶带机运输中

成品骨料掉落在冷却塔上,造成冷却塔损坏及冷却循环水不被骨料污染,在冷却

塔上方搭设钢结构遮蔽棚。

3.11骨料罐紧靠高边坡设置,尽量避免骨料受到日照,降低骨料温度。

经优化调整后的高线混凝土拌和系统平面布置见图1。

4系统工艺流程设

文档评论(0)

181****27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