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池塘养殖模式下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养成品质及脏器相关生理特征的差异_NormalPdf.docxVIP

两种池塘养殖模式下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养成品质及脏器相关生理特征的差异_NormalPdf.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4卷第4期海洋与湖沼Vol.54,No.4

2023年7月OCEANOLOGIAETLIMNOLOGIASINICAJul.,2023

两种池塘养殖模式下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养成品质及脏器相关生理特征的差异*

李有志1戎华南1,2陈雨1申屠基康3王志铮1①

(1.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舟山316022;2.慈溪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慈溪315300;3.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

院浙江宁波315048)

摘要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存策略往往会因养殖模式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并导致其养成品体色、肌

肉品质和脏器生理特征等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以池塘生态主养模式(M1)和池塘生态套养模式(M2)下养殖7个月的异育银鲫夏花苗种为研究对象,以体表色差、背肌物性、全鱼营养成分和排氨率、耗氧率、窒息点以及脏器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力为测定指标,较系统开展了两者间养成品质及脏器相关生理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两者间在体表色差上具较好的区分度,其中M2实验个体的体色更接近于池底背景色,具更好的拟境隐蔽性;(2)在所测7项背肌物性指标中,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的为硬度、弹性、胶黏性和耐咀性,且均呈M1M2(r0.05);(3)全鱼一般营养成分中,除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均呈M1≈M2(r0.05)外,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分别呈M1M2(r0.05)和M2M1(r0.05);(4)在所测17种氨基酸中,在含量上具显著差异的仅为组氨酸,呈M1M2(r0.05),在各类氨基酸含量上具显著差异的仅为ΣSEAA、ΣNEAA和ΣFAA,且均呈M1M2(r0.05);(5)共检到4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ΣSFA和ΣMUFA均呈M1M2(r0.05),而ΣPUFA则呈M1M2(r0.05);(6)M1、M2实验个体在夜均、昼均、日均耗氧率和排氨率上均无组间差异(r0.05),昼夜耗氧节律也均呈昼均日均夜均(r0.05),两者的窒息点水中氧含量呈M1M2(r0.05),昼夜排氨节律分别呈昼均≈夜均≈日均(r0.05)和昼均日均夜均(r0.05);(7)胃蛋白酶和肝脂肪酶活力均呈M1≈M2(r0.05),肠淀粉酶活力则呈M1M2(r0.05),除肝脏CAT、POD呈M1M2(r0.05)外,组间心、鳃抗氧化酶(SOD、POD、CAT)以及肝脏SOD酶活力均呈M1≈M2(r0.05)。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异育银鲫养成品质鉴定系统的构建以及生态高值养成技术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养殖模式;异育银鲫;体表色差;背肌质构;营养成分组成;生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Q953;S96doi:10.11693/hyhz20221200341

体色和食用价值既是评价水产养殖动物养殖品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其生存福利状况的具体表现。消化、呼吸、排泄和抗氧化生理作为水产动物机体代谢互为关联的方面,均与其所处生存环境条件息息相关(黄溢明,1982;刘松岩,2006)。Wagner等

(2001)指出,同种生物的不同群体为了经常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形成了各自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对环境因子的适应力等。王志铮等(2012,2013a,2013b)的研究也表明,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存策略会因养殖模式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并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3GA701022号;中央财政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YY2017003号;慈溪市农业科技重点项目,CN201901号;宁波市重大科技任务攻关项目,2022Z183号。李有志,硕士研究生,E-mail:1156604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知识分享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各种专业试卷分享(尤其擅长医学类);擅长专业PPT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