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pptx

2024届全国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

理线索——归纳主要特征

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线索:多民族对峙与交融时期——辽宋夏金元(916—1368年)

(1)政治上,民族政权并立,并逐步趋向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一定的富国强兵作用。元朝在中央与地方分别实行中书省与行省制度,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2)民族关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战争频繁;民族交融是主流,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学习中原汉人的经济方式、制度与文化;元朝成为一个版图辽阔、民族众多、边疆稳定的大一统国家。

二、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线索:封建经济繁荣与文化灿烂——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

(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这一时期,农业和手工业较之前代有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获得突破。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在社会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趋向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放松,平民社会到来。

(3)文化上,承袭隋唐,有所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理学巩固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2024届全国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课程标准

核心概念词提示

通过认识辽宋夏金元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认识不同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稻麦复种制、五大名窑、印刷业、榷场、纸币、临安、元代大运河、南北分卷制度、门第观念淡化

2.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宋词、元曲、话本、活字印刷术、《授时历》、《农书》

一、基础知识整理

1、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的新变化

(1)农业变化

(2)手工业变化

(3)商业变化

(4)经济格局变化

(5)社会变化

2、宋辽夏金元的文化——新的文明之光

(1)儒学系统化:理学的兴起

(2)文艺世俗化(宋词、元曲、书法)

(3)科技实用化(三大发明)

(4)汉字普及化

1.宋代耕作制度的变化,提高了复种指数,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两宋时期城市商业突破传统时间、空间的限制,城市与商业发展空前繁荣。()

3.南宋以后我国经济和政治重心实现了南移。()

提示南宋以后政治中心长时间在北方,这是由历史文化渊源、战略地位、北方经济的不断恢复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4.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5.少数民族政权辽夏金元统治者特别注意本民族文化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创制文字。()

×

1.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万。(摘自必修教材P60)由此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提示户口增长迅速,农业经济的发展。

2.《苏轼诗集》记载: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摘自必修教材P61)据此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北宋已经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铁制作的兵器异常锋利;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

3.北宋时,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摘自必修教材P63)如何理解北宋科举考试的这一现象?

提示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南北方社会经济差距导致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4.宋代社会出现了新变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摘自必修教材P63)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提示科举制的不断完善;商品经济发展;门第观念的淡化。

1.历史概念——榷场

指中国辽、宋、西夏、金各政权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定边境的作用。

想一想榷场贸易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推动边境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安定了边疆秩序,促进了民族交融。

2.重要概念——蕃坊

“蕃坊”是古代外国商民在华的聚集区和居留地,主要为照顾侨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和商业上的便利而设,主要分布在沿海重要外贸口岸,如广州、泉州等地。蕃坊的发展,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明清以后渐趋衰落,近代则被租界取代。唐代是蕃坊的创始时期,总体上,唐政府对蕃坊拥有完整的主权,在具体事务方面,侨民在自己的首领蕃长领导下,在蕃坊内有一定的自治权。

想一想有人认为,中国古代蕃坊就是近代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38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