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最新完整版本.pdfVIP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最新完整版本.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NANKAIECoNoNⅡCSTUDmSNo.62oo6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

——中国近代农村经济

张丽

摘要:在对以往“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进行回顾和评论的基础

上,作者提出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非平衡化与不平衡”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最

大特点就是其与国际经济和国内工商业经济发展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虽然在某一时期、

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都曾有其一定的真实性,

但是“衰退”、“增长”、“内卷”或“停滞”本身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

况。中国传统农村经济“旧平衡的瓦解和新平衡的缺失”才是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趋势和主要特性。

关键词:“衰退”;“增长”;“内卷”;“停滞”;“非平衡化与不平衡”

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无疑是最有争议的论题之一。本文用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作为标题,已表明作者对以往“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或

“停滞论”观点的不甚同意。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业经济结构,

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农户家庭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粮

食生产技术和粮食亩产量却变化甚微或根本没有变化。·这种“变化而又不变化”的特

性再加上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复杂性使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成为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论

题。其所引发的各种政治上的和学术上的争论,以及争论各方在观点上的分歧程度都

是中国经济史研究中所少有的。

关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争论最早可以源溯到19世纪20年代,那时候中国蚕桑、

茶叶、棉花正从国际市场上败下阵来,致使一些地区因此告别了那段由于国际市场需求

而收益增加的黄金时期。后来,中国农村经济又受到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强烈冲击,使本

已开始凋敝的农村经济更加雪上加霜。一方面很多纱厂和缫丝厂关门倒闭,使农民们

生产出来的棉花和蚕茧突然失去了销路;另一方面又遭遇洋米倾销,造成谷贱伤农。正

是在这种情况下,1933年,中国知识界掀起了一场白热化的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

大辩论。自此后,关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学术争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学者们各抒

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迥然不同的结论。悲观者,有“中国近代农村经济衰

退论”;乐观者,有“农业经济增长论”;中间者,有“停滞论”和“内卷论”。然而,虽然学

·张丽,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邮编:300071),E—mail:Lzhague@yahoo.eom。对匿名审稿人的评论及编审人员

的工作表示感谢,作者文责自负。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关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再讨论:近代国际贸

易扩张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的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6JA790058。

103

张丽:“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中国近代农村经济

者们在对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是否发展、衰退或停滞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是

大家普遍认为从l9世纪下半叶到2O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的商品化和专业化增加

了;无人否定中国农村经济在这一期间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大家分歧的焦点主要

集中在到底是什么力量驱动着中国农业的商业化和专业化,以及它们将中国农村经济

引向了何方?也就是说,中国农民到底是因贫穷所迫,被迫进入市场从事农业商品化和

专业化的生产;还是趋利而行,为了获得更大的收入和利润?这种农业商品化和专业化

到底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增加了还是下降了?中国农村社会经

济的性质是什么?下面本文首先将对以往的学术研究和主要观点进行回顾和评论。

一、“农村经济衰退论"和中国大陆的学术研究

在中国大陆,自2O世纪2O年代一直到2O世纪8O年代,学者们对中国近代农村经

济的发展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从鸦片战争时期一直到

2O世纪上半叶呈衰退趋势①。其主

文档评论(0)

bookuser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