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特殊家庭孩子教育的几点思考.doc

对于特殊家庭孩子教育的几点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对于特殊家庭孩子教育的几点思考

通常,一个幸福的家庭首先应该是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共同努力用他们的爱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化,离婚、犯罪以及各种非自然事故的发生,很多完整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了单亲家庭、离婚后重组家庭、分居家庭、寄养家庭等多种类型的特殊家庭。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过早的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过早的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智力、性格、品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压制和扭曲,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严重者甚至导致了行为的异常和心理的偏差。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孩子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和熏陶,影响着孩子的一生。面对现在这些复杂的状况,我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通过对我班特殊家庭学生情况的调研,谈谈如何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沟通学校教育与特殊家庭教育中的桥梁作用,以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特殊家庭学生现状调查

我国自1995年以来,离婚对数突破100万,离婚率突破10%。目前的离婚案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几乎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件离婚案件需受理。英国心理学家海尔特研究发现,破损家庭会使子女多生严重的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据我对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走访发现,破损家庭的在校生绝大多数思想行为偏差较大,学习上有一定困难。2005年,我参与了我校“开发初中起始年级学困生的学习潜能”的课题研究,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年级里抽取了36名特殊家庭学生,同时也随机抽取了36名一般的正常家庭的学生作为调查的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结合我校实际,自制内容:如家庭状况了解,孩子与家人相处情况,与其他人的关系及情绪反应,平常行为、学习态度等问题,对我校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介于这是特殊的群体,我们在问卷调查时,不仅仅是来自本人直接的,也有通过周围同学、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家访等间接了解得到的资料。下面是调查得到的一些资料:

调查一:从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三方面进行调查和对比。

行为习惯

学习成绩

性格特点

较差

尚可

较差

中等

优良

内向

偏激

活泼开朗

特殊家庭

学生36人

12

8

8

8

8

16

12

0

12

12

12

55.6%

44.4%

66.7%

33.3%

66.7%

33.3%

一般家庭

学生36人

0

8

8

20

0

8

12

16

8

0

28

22.2%

77.8%

22.2%

77.8%

22.2%

77.8%

调查二:从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

1、74%的特殊家庭学生生活不觉得幸福;

总而言之,对待这群特殊的群体,我们应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要各方面全方位的积极配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要格外细心、特别关心、充满爱心、非常耐心!特殊家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特殊关注,教师从学校角度去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健康发展比较容易把握,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必须促使家庭和社会同心协力,才能使教育更有效。

文档评论(0)

188****01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