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生物物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1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辐射防护的标准危险度:单位剂量当量导致癌症的死亡率,或严重遗传病的发生率。权重因子:各器官或组织的危险度与全身受到均匀照射的危险度之比(W)。器官或组织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器官或组织的年剂量当量(HT)与其权重因子(WT)之积。按照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原则,辐射防护标准关于剂量当量的限值规定:非随机效应规定对不同器官或组织的最大容许剂量当量限值;随机效应依据可以接受的水平,以危险度为基础规定对全身均匀照射的年剂量当量限值和对非均匀照射时各器官和组织容许的有效剂量当量限值。有效剂量当量全身非均匀照射年有效剂量当量(HE):各器官或组织年有效剂量当量之和(ΣHT·WT)。对随机效应非均匀照射的规定则是HE≤HEL描述全身均匀照射随机效应、非随机效应的概念常为年剂量当量。在实践中应遵循最优化原则,尽量降低受照辐射,一般个人的有效剂量当量不得超过50mSv。(四)辐射防护的措施1.内照射防护:常用的防范措施有(1)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体内:经常对空气进行过滤、除尘;密闭存放和操作;佩戴器具。(2)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口进入体内:不能用嘴吸放射性溶液。不要在放射性场所取食。防止放射性物质从伤口处进入体内。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排放前应严格净化。不能食用来自放射性污染区域的农产品、水产品。(3)建立内照射监测制度:对工作场所及周围的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进行定期监测。

2.外照射的防护

(1)时间防护:为降低累积剂量,尽可能减少在辐射源旁停留的时间。操作前预演,在正式操作时能熟练、准确、迅速。对于时间过长的作业,应多人轮流操作。(2)距离防护:为降低辐射强度,可使用机械手、自动化设备、遥控等装置,尽可能远离辐射源。(3)屏蔽防护:为降低辐射强度,可在辐射源与操作人员之间设立屏蔽物,如用铅砖屏蔽X射线和γ射线,用石蜡屏蔽中子射线,用有机玻璃屏蔽β射线。5.6重离子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5.6.1重离子辐射的物理学与生物学特性重离子是指原子序数等于或大于2的原子被剥离或部分剥离外周电子后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与X、γ射线及电子束等低LET辐射相比,重离子束具有如下物理学和生物学特性:(1)LET高,能在生物介质中产生高密度的电离和激发(能量沉积)事件。(2)能量沉积不均匀,入射坪区吸收剂量相对恒定,射程末端有一个能量沉积集中区,吸收剂量急剧增加,这种深度-剂量分布称为布拉格峰。重离子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特性(3)靶区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EB)高,氧增比(OER)低。(4)射程歧离与横向散射小。(5)辐射敏感性不依赖细胞周期时相,DNA损伤可修复性小。(6)利用重离子的电性,可在磁场诱导下进行三维扫描,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照相技术,可实时在线监测。5.6.2重离子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基础1.特殊的深度剂量分布:荷能重离子贯穿靶物质时,通过与靶原子核外电子的碰撞损失其能量,随离子能量的降低,这种碰撞的几率增大。重离子在接近其射程末端时损失其大部分初始动能,形成一个能量损失峰,称布拉格(Bragg)峰。在布拉格峰后剂量吸收趋于零;同时离子在其入射通道上损失的能量较小,形成一个低剂量的坪区。相对于常规辐射(X射线、γ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这就是重离子束特有的倒置深度剂量分布。不管是X射线、γ射线,还是电子束,均呈指数衰减型剂量分布,无法控制将其大部分剂量调整到肿瘤上,而且损伤总是表皮浅层最大,直至较深处健康组织仍能受到较大伤害。布拉格峰位的深度可通过改变入射重离子的能量进行调节,因此可将布拉格峰位精确地调整在肿瘤上,以提高放疗效果,使正常组织减少损伤,即肿瘤的定位放疗。2.相对生物效应高重离子束能量沉积的布拉格曲线反映了入射离子前段坪区与后段峰区的LET显著不同,这使得重离子束在坪区与峰区对生物体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处在靶区范围内的峰区,其平均LET较大,相对生物效应大于1。肿瘤细胞存活剂量效应曲线呈指数或近指数型,肩区消失或被减小,亦即修复能力减小或消失。3.氧效应小肿瘤细胞周围有较厚的坏死细胞层,隔断了氧气的输送,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消耗氧气多,因此肿瘤细胞处于乏氧状态。氧效应指受照生物细胞的辐照效应随细胞氧浓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可用氧增比描述氧效应的大小。氧增比指电离辐射杀死乏氧细胞与杀死有氧细胞所需剂量之比。氧效应常规辐射的氧增比为2.5-3.0,即杀死肿瘤细胞所需剂量是杀死正常细胞所需剂量的2.5-3.0倍,用常规辐射杀死肿瘤细胞就不得不提高剂量,这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大。若采用高LET射线治疗,可显著降低氧增比值。重离子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