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默写.docxVIP

安徽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默写.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诗歌默写

安徽省亳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题虢州西楼 岑参

错料一生事,蹉跎今白头。

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

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

愁来无去处,只上郡西楼。

【注】乾元二年(759年),岑参被贬为虢州长史。本诗即作于虢州任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自己的一生,一个“错”字蕴含了后悔之情。

B.诗人虽然遭明主抛弃,但“丹心亦未休”,忠君报国之心始终不渝,令人感佩。

C.“愁来无去处”是说“愁”来无形去无踪,将抽象无形的“愁”写得具体可感。

D.尾联照应标题,交代写作缘起;“愁”字总括前文,点明题旨,堪称全诗诗眼。

16.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之“愁”有哪些。(6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连用两个反问,表明自己与世俗小人们“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运用想象和夸张,借行人感受来衬托蜀道之高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3)柳永在《望海潮》中以“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钱塘江迤逦曲折的江堤和汹涌澎湃的潮水。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游诸葛武侯书台①

宋·陆游

沔阳②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③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④,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世上俗儒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注】①诸葛武侯书台:诸葛亮相蜀时,曾在成都北筑读书台。②沔阳:今陕西勉县,城南定军山有诸葛亮基和武侯祠,武侯祠后迁城北。③典午:指司马。④梁甫吟:古歌曲名,一作梁父吟。诸葛亮隆中时,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3分)

A.本诗开篇交代了诸葛武侯祠的地点、环境,渲染出萧条的气氛。

B.诗中写司马懿不敢自称王师,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赞美之情。

C.诗中运用拟人修辞,回忆诸葛亮的往事,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D.诗中以《出师表》肯定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认为诸葛亮远胜前人管仲与乐毅。

16.本诗与《蜀相》都是咏史怀古诗,并且主要人物都是诸葛亮,但表达的情感有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明自己宁可突然死去随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讨好别人的丑态。

(2)古诗词中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如姜夔《扬州慢》的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

(3)运用典故可以使文章达到辞近旨远的效果,《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为蜀道的由来增添了神秘色彩,引人入胜。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①

黄庭坚

其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②。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其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③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黄庭坚于绍圣年间被谪官蜀地。后遇赦回乡,从湖北沿江而下,途经岳阳,冒雨登岳阳楼。②滟滪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附近水流急,航行危险。③湘娥,即湘夫人,相传舜之二妃溺死后为神,住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上。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一首句化用柳宗元的“万死投荒十二年”和贺知章的“乡音无改鬓毛衰”,自然流畅。

B.其二前两句巧用比喻,以满川风雨隐喻政治环境,也以发髻喻指君山。

C.这两首诗中,其一写登岳阳楼的背景,其二写风雨中眺望君山之所见。

D.诗人历经坎坷,九死一生,登高望远抒怀,这两首诗的感情是悲壮的。

16.刘禹锡写过一首《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据此,有人认为黄诗第二首结尾用“银盘”好,但也有人坚持认为用“银山”好。你同意哪种看法?(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