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假期作业练习.docVIP

三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假期作业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三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假期作业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芦芽:芦苇的嫩芽

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

C.欲上:想逆江而上

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的是???时节的景物。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①惜:???

A.可惜B.珍惜C.爱惜D.痛惜

②尖尖角:???

A.蜻蜓尖尖的尾巴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C.尖尖的树枝D.尖尖的莲蓬

(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

泉水柳枝树荫荷叶荷花蝴蝶蜻蜓

(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忆江南

江南奸,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1)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谙的读音是???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词还可以叫长短句。

B.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C.“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

D.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

4.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滁州西涧①

[唐]韦应物

独怜②幽草③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

春潮④带雨晚来急,野渡⑤无人舟自横⑥。

(注释)①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②独怜:唯独喜欢。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④春潮:春天的潮汐。⑤野渡:郊野的渡口。⑥横:指随意飘浮。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野渡无人舟自横”中“横”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结合注释写出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中的“怜”与“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怜”意思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1)默写古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最是橙黄橘绿时。

(2)诗中用“擎雨盖”比喻???。

(3)诗中写了两种花,分别是???和???;写了两种颜色,分别是???和???;写了两种水果,是???和???。

(4)诗人告诉我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6.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将古诗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①逾白,山青花欲燃②。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鸟:指江鸥。②燃:火焰燃烧。

[1]诗中没有写到的颜色是(?)

A.碧绿?B.红色?C.洁白?D.浅紫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C.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D.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的意思是(?)

A.欲望?B.喜欢?C.将要?D.需要

[4]这首诗表达了杜甫的(?)之情

A.喜悦?B.兴奋?C.伤感?D.愤怒

8.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文档评论(0)

186****88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