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2(人教版必修2).pdf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2(人教版必修2).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鸦片战争后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变迁的原因是()

A.西方列强舶来各种洋货

B.租界里西方人把其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C.顽固派的倡导

D.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

2.在近代国人日常生活的一系列变化中,相沿成习、变化相当迟缓的是()

①服饰②发式③妇女缠足④日常食品⑤婚姻礼俗⑥丧葬礼俗⑦相见礼仪

A.①②③B.⑤⑥⑦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⑦

3.辛亥革命前后的“断发易服”与以前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A.移风易俗B.接受西方生活方式

C.带有反清革命色彩D.改革社会制度

4.20世纪50年代,双排扣列宁装和大口兜的军装备受青睐;60年代,一身绿色的军装

是最具有特色的着装方式;70年代,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成为时尚;90年代,变化多样的

时装极为流行;以上关于我国人民着装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的着装受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

B.服装款式及其面料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C.人们的着装变化与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一致的

D.建国后,中国人在“穿”的方面不受西方影响

5.下列属于近代城市基础设施的有()

①宽阔的马路②地下水道③自来水供应④电灯照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学习和了解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可以()

①访问长辈②调查本地历史③采用今昔对比的方法④联系当时国内外的经济发展

情况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民国时期,电讯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A.有线电报B.无线电报C.有线电话D.无线电话

8.由于人们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新词语;根

据“手机”这一词语,选出与之同时代的新词语()

①自由恋爱②革命③数码④双休日⑤动感⑥好酷

A.①③⑥B.④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⑤⑥

9.下列选项不属于政府启动的是()

A.菜篮子工程B.安居工程

C.制定《婚姻法》D.国庆外出旅游

10.“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

的所有知识;”这段材料说明()

①互联网简单易操作②互联网信息覆盖面广,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③互联

网具有独特优势④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媒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下列对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市一位普通女市民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假日逛商场,看时装表演

B.通过“安居工程”搬入了宽敞舒适的住房

C.穿着草绿色的军装,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D.在家一边看电视一边用移动电话和人聊天

12.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了“村村通”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B.它推动了电视的迅速普及

C.它沟通了边远地区、山区与外界的联系

D.它推动了“网络媒介”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

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采轿曰洋

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材料二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贵义贱利”,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但是,晚清社会的发展却从根本上逆转了传统的价值观,“重商”不仅发展为影响深远的社

会思潮,而且也改变了清王朝的国策,由“重农抑商”变为“以工商立国”;表现在社会风

尚方面……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而且有名望的绅士们争相从商,在绅与商

的交互渗透中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绅商”阶层;在社会交往中,也出现“交往重衣冠而不

问出身”的时俗;……同时,社交应酬也带着明显的商业利益,而不再以联络友情为主;

材料三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社会习俗的

变革……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