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_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秋季联考试题.pdf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_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秋季联考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秋季联考试题

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的《梁庄》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获得了一些好评,但说实话,我并不认为《梁庄》的价值和

它的文学性就有多么的高。我认为,它的启发性,即它所呈现的一些新的视野和可能性要大于它本身的价

值。那它为什么让人有震动之感?它只是写出了一些真实、现实与事实,但这些故事、细节早已普遍存在

于中国乡村大地,并且还在继续。

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创作,除了理论上的一些必要条件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与作者灵魂相关的那一部

分。作者要从书斋中,从我们逐渐中产阶级化的生活中走出来,走进你所书写的对象的“日常生活”,而

不是“观念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清楚与正视的一件事情,不管我们如何真诚,对于我们的书写对象而言,

我们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必须要有真正深入的行动,不管是主动的“卧底”,还是被动的“流

浪”。而行动的前提是谦卑。谦卑是什么呢?譬如托尔斯泰关于俄国农民和贵族的思考,它必然涉及自我,

有着自我心灵的紧张、痛苦与冲突,是一种深刻的原罪感,所以,即使在82岁的高龄,在中国早已是“知

天命”的年龄,他还要为此离家出走;譬如卡夫卡写《变形记》,那就是他自己的心灵所感受到的无可比

拟的压抑;譬如你走在中国大地上,矿山、小镇、城市、原野,你不只是个思考者,你还应该是他们,试

图以他们的眼睛来看待世界,然后反观自我,谦卑能使作者和人物心灵之间形成一种开放和贴近的关系,

不只是审视、批判,更不是自恋或一种修辞,那是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你要感同身受,不但

要体会到他们的疼痛和黑暗,还要准确把握他们的疼痛与黑暗的点位在哪里,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有

真正的理解。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材料二:

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在中国的登陆和中兴,相隔了一百年的时空,从20世纪的20年代,到新世纪的10

年代。百年之间,先是报告文学逆风而起,一批写实性书写的大将横刀立马,撅起了中国报告文学界的一

次次风起云涌。

时光荏苒,整个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的报告文学年代,一大批报告文学横空出世,参与了

中国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构成了最纯正的知识分子写作,其影响甚至盖过了小说与新诗的势头。然而,

十年后,报告文学式微,从此告别轻骑兵时代,转而向长篇转身,并以坦克集群正面强攻方式重新聚集,

成为宏大叙事的主体方阵,涌现了一部接一部的长篇报告文学。

这种转场,由于远离了前沿精神,对现实生活干预的锐度大大减弱,不少报告文学家徘徊犹豫之后,

转场去写国史大事,或写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事件,或为企业家作传,再无洛阳纸贵的名篇、名作出

现。读者也觉得曾经他们喜欢的报告文学已经蓬头垢面,其思想锐度、哲学深度、文学纬度与情感温度,

都今不如昔。尤其是随着文化的多元,再不是一部精品风靡全国的时代了,新世纪之后,报告文学越发受

人诟病,渐次走向沉寂。

《人民文学》成为非虚构的大纛,以两位河南女作家梁鸿、乔叶打头阵,闪亮登场。

一副青衣扮相,水袖掩面,抛出来梁庄众生相,拆楼记忆,莲步款款,引喉如鹂,非虚构很快形成了与报

告文学分庭抗礼之势。

毋庸讳言,非虚构的出现是对报告文学及其致命弱点的一次拯救。《人民文学》当时推出的时尚作家

当数梁鸿女士,她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是一个村庄、几户人家、一群打工者的世相,是一种

小切面的切片写法,写出了人性的复杂与命运多舛。如今梁鸿已经实现了从非虚构作家到小说家的华丽转

身。《人民文学》也将非虚构从民间和底层的书写,提高到了殿堂的高度,有第一国刊的导引,非虚构从

一株小苗,迅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与风靡80年代的中国报告文学抗衡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