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面临的挑战、规律与对策的思考.doc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面临的挑战、规律与对策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面临的挑战、规律与对策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我们建设现代化,就要抓制造业,搞实体经济。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力培养产业工人。”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部署,某某市总工会成立课题组,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区局(产业)工会主席意见,开展专家访谈,结合某某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调研督查情况,就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一)产业转型升级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1.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筑牢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产业工人是建设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的基本支撑,是实现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根本保证。

2.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亟须产业工人。提升技能素质。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不断涌现,制造业加速呈现融合化、数智化、链条化、绿色化、定制化的趋势。根据Wind数据库的统计,从制造业数字化来看,2015—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8.6万亿元上升到50.2万亿元,占GDP中的份额从27%上升到41.5%,其中,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中的占比也从2015年的74.3%上升到2022年的81.7%。2022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92台/万人,较2012年增长16倍。①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制造业的转型,对产业工人队伍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机器换人”势不可挡,信息化、自动化和数智化正在取代具有重复性、程式化特点的工作岗位,甚至文艺创作、心理咨询等领域也开始被机器人蚕食渗透。另一方面,技术变革也显示出强大的“赋能效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使产业工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效率发生重要转变。产业工人迎接“机器换人”的挑战,拥抱“科技赋能”的机遇,必须提升自身技能素质,以适应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3.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加剧了产业工人队伍的流动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体量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从1979年到2022年,服务业在我国GDP中的占比从22.3%上升到52.8%,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2.6%上升到47.2%。②从发达国家看,2022年服务业在美国GDP中的占比达到80.9%,英国达到81.4%,德国达到72.2%,日本达到72.8%。③按照经济发展趋势,对比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我国未来服务业还有15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空间,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将持续扩大。如何遵循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规律,促进产业工人的合理流动,保持产业工人队伍的稳定,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

(二)人口发展形势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1.人口红利渐失对产业工人队伍的规模基础构成不利影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2020年,我国人口规模虽然从13.40亿人上升到14.12亿人,但总人口的年均增速仅为5.25‰,较2000—2010年间5.69‰的年均增速下降了0.44个千分点。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12年的7.43‰下降到2022年的-0.60‰。同时,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已从2010年的9.40亿人下降到2020年的8.9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从70.14%下降到63.35%;60岁以上老龄人口规模则从2010年的1.78亿人上升到2020年的2.6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从13.26%上升到18.70%。①以上数据显示,我国传统意义上基于人口和劳动力规模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并且这种消失的进程正在加速。我国要建成制造强国,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产业工人大军,但人口总量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快速下降,无疑将缩减产业工人的供给,影响未来产业工人队伍的规模基础。

2.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技能素质水平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我国1

文档评论(0)

张秘书公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政府机关公文创造者20余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