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人教版必修2).pdf

2012高一历史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5(人教版必修2).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控5(人教版

必修2)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建立工厂,进行经济侵略是在()

A.明朝B.清朝C.元朝D.宋朝

解析:鸦片战争后,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答案:B

2.近代中国人民物质生活的变化呈现的特征是()

A.人民获得新生B.走上了近代化

C.较以前没有发生变化D.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

解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直接受

西方列强的影响,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

答案:D

3.新中国诞生后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未摆脱贫穷落后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国家底子薄B.人口多

C.社会主义制度还未建立起来D.极“左”思想的干扰

解析: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1956年就已经建立,因此,C项错误;

答案:C

4.下列对不同时期人们衣着的描述,错误的是()

A.“开国大典”时不少妇女穿着旗袍来观看

B.20世纪50年代的机关干部穿着中山装、人民装

C.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处可见穿着西服、夹克衫的男子

D.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也发生变化,人们随处可见穿着绿色军装的青

少年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以来服装的变化;不同时期的服装反映不同的时代特色,D项

“绿色军装”的青少年,应该出现在“文革”时期,而不是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

答案:D

5.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武昌、济南等地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

A.人口众多B.交通便利C.经济比较繁荣D.民主思想产生

解析: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在19世纪末;

答案:D

6.新中国成立后,对一些物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下列对该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当时投机商哄抬物价,粮食的购销矛盾尖锐

B.实行该政策的物品有粮食、食用油、棉花、棉布等

C.实行该政策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D.解决了中国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

解析:ABC三项分别从原因、范围和作用三方面正确反映了“统购统销”政策;D

项错误,当时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答案:D

7.第八、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以下铁路不是在此期

间修筑的是()

A.宝成铁路B.京九铁路C.南昆铁路D.浙赣铁路

解析:宝成铁路修筑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而第八、九个五年计划是在1991~2000年

期间

答案:A

8.下列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出现能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是()

①中国最早出现的轮船公司②19世纪70年代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的修筑

③汽车在上海出现④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A.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④

解析:因为①②都是最先由外国人在中国兴办的,故选A项;

答案:A

9.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南京

B.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台湾

C.清政府开办第一个电话局——上海

D.20世纪初,中国装置无线电台,设电报局——南京

解析:A项应该为上海;C项应为南京;D项应该是上海崇明;

答案:B

10.下列报刊对于宣传资产阶级革命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新华日报》

解析:A项是宣传维新变法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