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652光纤的论述简介.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G.652光纤的论述李方2013年5月21日目录第一章关于G.652光纤的色散和损耗………..3一、G.652光纤的概述……………………..3二、色散和损耗产生的原理……………….5三、光纤色散的分类……….5四、G.652光纤的色散与损耗的特性………81、色散与损耗的描述……………………82、在光通道中光损耗的组成…………10第二章基于G.652光纤的色散和损耗描述传输系统的最坏值设计方法……………11一、最坏值设计方法及特性………………111、最坏值设计法的含义……………….112、最坏值设计法的特性……………….11二、再生段距离的设计……………………13第一章关于G.652光纤的色散和损耗一、G.652光纤的概述G.652光纤是目前已广泛使用的单模光纤,称为1310nm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又称为色散未移位的光纤。按纤芯折射率剖面,又可分为匹配包层光纤和下陷包层光纤两类,两者的性能十分相近,前者制造简单,但在1550nm波长区的宏弯损耗和微弯损耗稍大;而后者连接损耗稍大。同时根据PMD又分为G.652A、B、C、D四种。主要指标:1、衰减:国际电信联盟(ITU-T)G.652建议规定光纤在1310nm窗口和1550nm窗口的衰减常数应分别小于0.5dB/km和0.4dB/km。1310窗口目前一般在0.3-0.4dB/km,典型值0.35dB/km;1550窗口目前一般在0.17-0.25dB/km,典型值0.20dB/km。2、色散:零色散波长的允许范围是1300-1324nm。在1550nm窗口的色散系数是正的。在波长1550nm处,色散系数D的典型值是17ps/(nm·km),最大值一般不超过20ps/(nm·km)。3、PMD(偏振模色散):ITU-T建议规定,G.652光纤的PMD系数小于0.5ps/(km)^1/2,即400km光纤的PDM是10ps。4、模场直径:1310nm处的模场直径是8.6-9.5μm,最大偏差不能超过±10%。在1550nm处,ITU-T建议没有规定模场直径,但一般大于0.3μm。二、色散和损耗产生的原理当一个光脉冲从光纤中输入,经过一段长度的光纤传输之后,其输出端的光脉冲会变宽,甚至有了明显的失真,这说明光纤对光脉冲有展宽的作用,即光纤存在色散。这主要是光脉冲的前端和后端在光纤中的传输的距离不一致,导致脉冲变宽。光纤的色散是引起光纤带宽变窄的主要原因,光纤带变窄会限制光纤的传输容量,同时,也限制了光信号的传输距离。三、光纤色散的分类光纤色散按产生原因的不同,大致可分为3种,即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下面就此进行简略说明。1、模式色散在多模光纤中由于各传输模式的传输路径不同,各模式到达出射端的时间不同,从而引起光脉冲展宽,由此产生的色散称为模式色散。G.652光纤为单模光纤所以模式色散不予考虑。2、材料色散光纤材料石英玻璃的折射率对不同的传输光波长有不同的值,包含有许多波长的太阳光通过棱镜以后可分成7种不同颜色就是一个证明。由于上述原因,材料折射率随光波长而变化从而引起脉冲展宽的现象称为材料色散。3、波导色散由于光纤的纤芯与包层的折射率差别很小,因而在界面产生全反射现象时,有一部分光进入到包层之内。由于出现在包层内的这部分光,大小与光波长有关,这就相当于光传输路径长度随光波波长的不同而异。具有一定波谱线宽的光源所发出的光脉冲射入到光纤后,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其传输路程不完全相同,所以到达光纤出射端的时间也不相同,从而使脉冲展宽。具体说入射光的波长越长,进入到包层的光强比例就越大,传输路径距离越长。由上述原因所形成的脉冲展宽现象叫做波导色散。总结: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都与光波长有关,所以又统称为波长色散。模式色散仅在多模光纤中存在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