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选官制度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存在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
2、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3、选官标准:初创时期看重道德、才能、家世。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4、弊端: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凌弱党强,以植后利。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
——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节选
①随着士族的没落,魏晋以来依据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实力壮大,他们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希望能够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③中央政府为打击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加强中央集权。
④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1、产生原因
隋唐:科举制
““隋唐以后”科举的前身,便是两汉时的郡国选举。原来郡国选举的制度,到两晋以后,也弊坏得不堪了。……九品中正的制度既不可行。于是不得不加之以考试。既然凭考试为去取,就索性“无庸郡国选举,而令他怀牒自列于州县,州县加以考试,合格的再把他送进京去应考”。就变成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了。”
——《白话本国史》吕思勉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评价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须检核乡里名籍,“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无权应举。至于一般农民,由于生活贫困,无法接受教育,绝大多数也无力应举。因此,科举制度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但是,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毕竟使封建社会的官吏选拔有了一个较为公平的尺度。通过这个尺度,统治者得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搜罗人才。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进一步理顺,封建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促使封建官僚体制走向成熟,促使封建皇权通过控制士大夫阶层而走向强化。
——《中国古代史》詹子庆
考试命题一律出自《四书》、《五经》,答卷的解释限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据,不得随意发挥。甚至对文章格式、用语也都规定一体程式,即所谓的“八股文”。……可见,在专制制度支配下,无论是教育,还是选官,他所培养和选拔的不是人才,而是毫无创见,匍匐在专制皇权脚下的奴才。在文化上,朱元璋还煞费苦心地罗织罪名、借题发挥、大兴文字狱,在知识界推行文化专制的思想禁锢。
——《中国古代史》詹子庆
3、评价
积极影响:
①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④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
⑤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消极影响:
①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②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后期文化专制加强,束缚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
状元公的科举之路
1531年,林大钦参加府试,一出手便崭露头角,(巡按)相与叹曰:“是必大魁天下者。”
同年秋,林大钦抵省城参加乡试,获举人第六名。
1532年,林大钦赴京会试,在礼部会试上获第十二名贡士,取得殿试资格。
1532年4月24日参加由明世宗亲自主持的殿试,被明世宗钦点“御擢第一”,即状元。
官员选拔变得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体现:
①选官标准:品行家世→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地方举荐→中央考试选拔
③选官原则:渐趋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选官制度的创新
中央官制的演变
隋唐:三省六部制
1、沿革
(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他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唐时期
①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②职责: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③趋势: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迁移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件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pptx
-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8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pptx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pptx
-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1).pptx
最近下载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