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真题】.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真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真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阴晦(huì)两栖(xī)哂笑(shěn)断壁残垣(yuán)

B.亵渎(xiè)挑衅(xìng)瞥见(piē)心无旁骛(wù)

C.恪守(kè)鲜妍(yán)摇曳(yè)矫揉造作(jiāo)

D.汲取(jí)困厄(è)宽宥(yòu)眼花缭乱(liá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要诀渲染高谈阔论吹毛求疵

B.茏统姑且浮光掠影狂妄自大

C.签赏附丽轻描淡写心旷神怡

D.炼达傅彩栩栩如生胸有成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B.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

C.领导们应该事先未雨绸缪,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

D.交通网络飞速发展,铁路桥梁鳞次栉比,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靠的是悠久的历史文明造就的。

B.阳光明媚、四季花香的攀枝花,正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着八方来客。

C.“世界园艺博览会”5月在中国北京举行,每天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

D.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5、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6、下列句子,排序最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②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③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

⑤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

⑥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文化传承是清明礼俗的重要功能。

A.①⑥⑤②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③⑤②④①⑥ D.④⑤②③①⑥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5)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①,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③,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

文档评论(0)

15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