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和句式.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第29页,共4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省略句式

?????文言文中的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省略主语,有承前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第30页,共4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③省略宾语宾语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宾语和省略介词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之)谋!”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第31页,共4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④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以)彘肩。”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第32页,共4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古代汉语判断句

判断句通常用来判别事物的类别或属性。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肯定的判断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否定判断,要在“是”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的最大不同,是它不用判断词。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在古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性是指示代词,这是必须牢记的。古汉语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在主语后加上辅助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并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这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中最完整也最典型的形式。例如:

1.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3.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第33页,共4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主语后用来复指的“者”省去,仅保留谓语后的语气词“也”。例如:

1.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2.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三)保留主语后的“者”,省去谓语后的“也”。例如:

1.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2.陈轸者,游说之土。(《史记.张仪列传》)

(四)“......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甚至“者”字、“也”字都不用,也可以形成判断句。例如:

1.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2.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马伶传》)第34页,共4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古代汉语中也常常出现“是”字,但它最初并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例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左传.僖公二年》说“是吾宝也”等等,其中的“是”都是“此”、“这”的意思,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成分。“是”的这种词性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很不相同,千万不可混淆。

特例: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非”等。

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第35页,共4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汉语的被动句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但是古代汉语被动句与现代汉语被动句使用的被动词却很不相同,这是古今汉语被动句式的最大区别。古汉语的被动句主要有三种形式:

1.用介词“于”构成的被动句

其特点是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把行为的主动者引入句中,这样,动词前面的主语就具有了明显的被动性质。第36页,共4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如:

(1)欲克伤于矢,流血及屡。(《左传·成公二年》)

(2)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

(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冯谖客孟尝君》)

例(1)中“欲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a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