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材课件.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材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园地六本次交流的内容是了解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他们的思维方法,从而知道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交流内容卖矛与盾的人之所以被人嘲笑,是因为他思维混乱,自相矛盾;孙膑之所以被人称赞,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船长之所以令人佩服,是因为他沉着冷静、机智果断,选择方法恰当。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要沉着应对,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决。?交流示例如元元下午放学后乘公交车刚回到家,却发现自己的数学作业本落在教室了,该怎么解决?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回校去拿,要考虑再次回校路上的安全问题,教室能否进得去;不拿,作业怎么做?经过分析比较,拿出最佳解决方案即可。但要注意,思维过程,不是犹豫不决,而要沉着、果断。读一读,注意加点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吾盾之坚坚固弗能应应答道旁李道路问其故缘故冀复得兔重复守株待兔守候我发现:每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吾盾之坚”和“坚固”中的“坚”都是“硬,坚固”的意思;“弗能应”和“应答”中的“应”都是“回答”的意思;“道旁李”和“道路”中的“道”都是“路”的意思;“溺而不返”和“返回”中的“返”都是“回,归”的意思;“冀复得兔”和“重复”中的“复”都是“再,又”的意思;“守株待兔”和“守候”中的“守”都是“守卫,看护”的意思。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一说自己类似的体验,再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我发现:第一个句子中的“四十秒钟”本是表示很短的时间,却让“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体现了人们救孩子的焦急心理;第二个句子中的“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本是表示很长的时间,却让人感觉“一转眼就过去了”,体现了世界的变化之快。我会写:那天,音乐老师要我们轮流上台唱歌,胆小的我忐忑不安地走上讲台,小声唱着刚学的歌曲。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几分钟对于我来说,简直就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下面的片段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读完后,你对叶圣陶先生的修改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交流。(原文略,见教材第91-92页)参考答案: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做了仔细的推敲、修改,主要是从六个方面修改的,从中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如,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把“书皮”改为“课本的包书纸”等。2.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如,把“口里还不住地呐喊”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等。3.把长句改为短句,使表达更清楚,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改为“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4.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使句子干净简洁。如,删掉“像拧成了一股黑绳”。5.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如,“他挺直了腰板望了望大家”改为“他走进教室,挺直腰板望了望大家”。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如,作文中将“像”写成“象”以及多余的标点符号,叶圣陶先生都进行了改正。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而立:指人三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期颐:指人一百岁。豆蔻年华“豆蔻”也被称为“含胎花”,人们习惯称女孩子13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这个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及笄语出《礼记·内则》。古代女子满十五岁后会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因此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弱冠语出《礼纪·曲礼上》。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表示已成年。而立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意思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后为男性三十岁的代称。不惑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形容人到中年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为男性四十岁的代称。花甲语出《唐诗纪事》。指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个花甲,亦称一个甲子。古稀语

文档评论(0)

138****42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