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至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写要求).docx

《牛至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写要求).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牛至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主要编制内容: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牛至(OriganumvulgareL.)是唇形科牛至属植物,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氧化、抗原虫的“五抗”功效,还有调控味觉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是目前疗效最为显著的天然植物源抗生素。可广泛应用于高端日化、生物医药、食品保鲜和动物保健、饲料添加等领域,市场价值万亿规模。

牛至在国外分布区域为欧、亚两洲及北非,目前北美亦有引入。国外对牛至的很多研究集中于成分提取和成分分析方面。牛至在中国国内一般作为药材栽培。国内在牛至的栽培技术方面已积累了很多经验,对规范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牛至栽培技术等相关研究文章。目前,我省尚无牛至育苗技术标准,为支撑产业发展,亟待加强牛至种苗工作,以推进牛至规模化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以推进我省牛至产业形成全国新亮点、新高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于2019年7月发布第194号公告,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我国在2020年开启了“禁抗”新时代。牛至精油类预混剂以优异的抗菌、安全的

2

特点,成为农业部(农牧发[2001]20号)批准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是我国开发潜力较高的本土野生植物资源之一,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研究表明,我省伏牛山区及大别山区是全球高品质牛至核心产区之一,品质优、精油含量高、杀菌消炎效果强,具有实现产业化的先天优势。我省出台的《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工作方案》《河南省“十四五”经济作物发展规划》等文件中,明确把牛至产业的深度开发列为我省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选项。牛至系列产品及衍生品现已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有关项目已在河南落地实施。目前,在我省的分布主要在伏牛山、大别山和太行山山区,主要以野生为主。我省近年来开始发展人工栽培牛至产业,但由野生变家种,缺乏栽培标准,为支撑产业发展,亟待加强牛至栽培标准化工作,以推进牛至规模化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以推进我省牛至产业形成全国新亮点、新高地。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前期研究工作

结合我省牛至栽培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收集不同野生资源和栽培类型,建立种质资源圃,进行资源评价和筛选,开展野生变家种研究。在此期间我单位选育一个牛至新品种“大别山2号”已通过鉴定,在新品种选育期间对牛至栽培技术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播期、种植密度、肥水利用、采收期等关键

3

因素对牛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牛至的最优栽培措施,以获得高产、优质的牛至。根据大田试验结果并结合实践经验,形成了牛至栽培技术集成并应用于生产,采取边研究边示范推广的方法,在示范中对该套技术集成进行检验和完善,形成了成熟的牛至栽培技术。

(二)任务来源

为了规范牛至栽培技术,稳定提高牛至的产量和品质,推动区域内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2022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向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制定“牛至栽培技术规程”立项申请,经过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审核和通过,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了2023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牛至种子育苗技术规程”列入2023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长垣分院负责起草。

三、编制过程

(一)起草阶段(2021年5月-2023年1月)

为做好“牛至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工作,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主要起草人员:陈彦亮、周艳、贺桂仁、张红瑞、黄勇、廖兴佑、夏至、李贺敏、何立威、王晓东、李文海、杨静、李兵、李可彬、王秀萍、郝学政、黄岩、祁瑞林、李珅、王新炎、熊念兵。工作组多次召开标准研讨会议,确定了标准制定原则,拟定

4

了标准制定思路,就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并对标准各节内容的起草工作逐一进行了细化,确保标准制定各项工作,按计划逐步实施。

(二)讨论稿阶段(2023年1月-2023年12月)

标准制定小组成员在前期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与农技人员、种植大户进行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对牛至栽培技术管理中的建议;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交流;对当前牛至生产现状及栽培管理进行系统总结,经过标准制定小组成员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完成了本技术规程初稿的编

制。

(三)立项初审与评估(2023年1月-2023年10月)

在项目初审与评估阶段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