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整理与分析的意义;整理和分析资料:;整理:
对原始资料进行检查、筛选、编码、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以集中、简明的形式呈现幼儿行为发展情况。
是后续对幼儿行为进行分析解释、评价和指导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记录资料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做好资料的整理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分析:
是对记录的资料重新建构和赋予意义的过程,通过分析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主线。
既要依据相关的幼儿教育理论,又有超越相关的理论,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表现;以一种系统整合的方式进行分析,既要考虑情境性、内隐的观念与文化价值,也要考虑记录者的情感反应。;一、幼儿行为观察记录整理与分析的意义;二、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整理与分析的类别;第二节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整理与分析过程;阅读观察记录;一、阅读和整理原始记录材料;一、阅读和整理原始记录材料;建立编目系统;建立编目系统;范例;阅读记录资料时的注意事项;二、阅读和分析整理后的原始记录资料;;案例2
2012年5月16日,小班
今天孩子们排练结束后,都很兴奋。区角活动开始了,“娃娃家”的几个小朋友刚进入区角就把东西弄了一地。生活区里,东西掉到地上,也没有人捡起来。阅读区有四个小朋友在看书,很安静。涛涛看完一本,随手往旁边桌子上一放,书掉到地上,他也不捡起来,直接走过去拿另一本。突然传来“砰”的一声,汽车区里发生了争吵,只听小车摔在地上的声音。原来是元元和杰祥在玩的时候,两个车子撞上了。;三、寻找幼儿行为意义;案例
观察时间:2013年10月18日观察主题:幼儿互助行为观察情境:户外活动 观察对象:中班幼儿
记录:今天户外活动时间里,海涛、文浩、昊天三个人在玩钻山洞、登城堡的游戏。海涛最先开始钻山洞,文浩看见了,有点害怕,止步不前,吴天推着他,他让开了,站在一旁,低着头朝里面看。过了一会儿,海涛和吴天从山洞的出口爬上了城堡,开始喊文浩:不要紧的,你过来啊。”人还说笑着在城堡上爬上爬下。文浩往里走了几步又出来了。海涛看见了,说:我来接你。”吴天着看向山洞的出口几分钟后,海涛就回到山洞进口处,抓住文浩的手说:走吧。”文浩跟着进去了,吴天也不再看着山洞的出口。终于,三个孩子都爬上了城堡,一起朝远处边臧边笑。;对同一事件,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分析和解读方式。我们力图转变以往的视角,从幼儿的立场去分析和解读他们的行为。我们从幼儿的立场去分析和解读他们所经历的每一个寻常时刻,去分析和解读他们的知识和人格的建构过程,去分析和解读他们与他人和社会所建立的关系。我们重视的是在分析、解读过程中教师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和认识,关注的是我们的教育行为、教育策的的改善,而非对某个幼儿的具体评价。因为这毕竟是在某种特定情境下的一些片段,而每个幼儿都是主动发展、不断发展着的动态的个体,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观察和记录幼儿,分析和解读幼儿,理解和适应幼儿,才有可能获得来自幼儿本人的源源不断的信息,才有可能与幼儿进行富有意义的对话。”;小结;第三节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登录与解释;一、登录;一、登录;一、登录;一、登录;一、登录;一、登录;一、登录;一、登录;二、幼儿行为分析和解释;二、幼儿行为分析和解释;二、幼儿行为分析和解读;(一)幼儿行为解释(解读)的准备工作;行为的解释;;一、准备工作;(二)对码号进行整理
从记录的第一页开始整理,将每个码号写在卡片上。一张卡片写一种码号,有多少个码号就应该写多少张卡片。卡片上记录的是每个码号出现的页数和次数。;练习:;二、进行解释;案例:幼儿进食行为的观察P137;逃离
没反应、不理会以哭来拒绝
抗拒
注视他人发呆
以沉默来回答;案例:;(三)统计与求证;如果正类目码号累计次数最多,则观察者的观点被支持;如果反类目码号累计次数最多,则观察者的观点被否定;
如果其他类目码号累计次数最多,则观察者的观点不是重要的类目;可能需另定主题进一步观察。;(四)深入分析;寻找习惯行为
有些码号出现的次数很多,这些行为就是被观察者的习惯行为(例:以哭来拒绝)。如果无法发现习惯行为,则意味着观察次数不够多,或者没有把相同意义的行为用同一码号进行登录,导致习惯行为无法凸显。
思考习惯行为的共同点
——环境引起行为的原因一致
——行为表现的方式一致
——心理期望一致;二、正确解读观察数据;(一)解读观察数据;1)观察数据的解读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
观察数据的解读让教师更加精准地看到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
而了解幼儿的前提是需要教师能够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妄下论断,避免教师主观推断现象的存在。;1)、观察数据的解读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2)、观察数据的正确解读让教师更加理解幼儿;2)、观察数据的正确解读让教师更加理解幼儿;3)、观察数据的正确解读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