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口腔粘膜病第六章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pptx

口腔粘膜病第六章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pptx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色角化病口腔白斑病

口腔红斑病盘状红斑狼疮

白色海绵状斑痣口腔粘膜下纤维化先天性角化病;第一节 口腔扁平苔藓

(orallichenplanus,OLP);◆;临床表现:

1.口腔粘膜病损:

⑴病损表现:珠光白色条纹,呈树枝状、网状或环状等多种形状;病损区粘膜正常或充血、糜烂、溃疡、萎缩和水疱等表现

⑵部位:口腔粘膜任何部位,颊部最多见,其次为舌、龈、前庭、唇、腭、口底等,病损大多左右

对称

⑶牵紧感、轻度刺激痛;(一)分型

⑴网状型:灰白色花纹稍高隆起粘膜表面,交织成网状,多见于颊、前庭沟、咽旁等

⑵环状型:唇红、双颊、舌缘、舌腹等部位

⑶条纹型:呈树枝状、线条状、条索状;多见于前庭沟、附着龈、口底、舌腹部、颊部、腭粘膜等部位

⑷斑块型: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一般较硬且隆起,多发生在舌背;⑸丘疹型:灰白色针头大小丘疹,稍高于粘膜,散在或成簇发生,四周可见其他形状条纹

⑹水疱型:水疱透明或半透明,周围有斑纹或丘疹,疱破后形成糜烂面;可发生在颊、唇、前庭沟及翼颌韧带处

⑺糜烂型:常在充血基础上发生糜烂;周围有白色花纹或丘疹,疼痛明显;常发生于颊、唇、前庭沟、磨牙后区、舌腹等部位

⑻萎缩型:多见于舌背为略显淡蓝色的白色斑块,微凹,舌乳头萎缩致病损表面光滑;发生在牙龈时,则有充血或表浅糜烂,邻近可有白色花纹;(二)OLP病损在不同部位的表现有其各自的特征

⑴舌部:多发生在舌前2/3,常表现为萎缩型损害或斑块型;

⑵唇部:下唇唇红多见,多为网状或环状白色条纹,病损累及部分唇红或波及整个唇红粘膜,但通

常不会超出唇红缘或涉及皮肤;病损伴有皮糠状鳞屑

⑶牙龈:萎缩、糜烂型多见,龈乳头及附着龈充血,周边可见白色花纹

⑷腭部:较少见,常位于硬腭龈缘附近;2.皮肤病损;3.指(趾)甲损害

⑴多见于拇指,甲板萎缩变薄或增厚,可有纵沟或嵴,严重者形成纵裂

⑵一般无自觉症状,继发感染引起疼痛;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扁平苔藓;口腔红斑:间杂型红斑有时与本病很易混淆,依靠病检

粘膜天疱??、类天疱疮、剥脱性龈炎:

天疱疮:尼氏征(+);

镜下:棘层松解,上皮内疱

免疫荧光检查:棘细胞间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天疱疮:镜下:棘层无松解,上皮下疱

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区线状荧光带

剥脱性龈炎:牙龈充血、水肿发亮,上皮剥脱形成糜烂出血,疼痛明显

镜下:上皮下散在炎细胞浸润;5.苔藓样反应:

⑴服用甲基多巴、阿的平、氯喹、氨苯唑、开博通、奎尼丁等药物后,口腔出现呈放射状白色条纹或白色斑块类似扁平苔藓病损,有时皮肤上亦可出现丘疹、脱屑及湿疹等苔藓样皮疹

⑵治疗牙体楔状缺损等使用银汞合金充填物可引起相对颊、舌粘膜发生类似苔藓样反应

⑶光镜:基底细胞液化,固有层有混合性炎细胞浸润

⑷去除诱发因素,病变明显减轻或消失

⑸临床上停止药物使用或更换充填物进行实验性治疗; 多形性红斑:疱型OLP有时与其相似,但多形性红斑往往有发热等急性过程,皮肤有靶形红斑;首先侵犯唇红,并有厚血痂为其特点

迷脂症(Fordyce‘sspots,福代斯斑):

⑴属皮脂腺异位;唇、颊粘膜多见;

⑵粘膜有散在或成簇为团块状的、粟粒大小的淡黄色或黄白色斑疹或丘疹,表面光滑,触之柔软;

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

⑷病理:上皮固有层内可见小的、成熟的正常皮脂腺,腺小叶包绕着自腺体中央一直伸向粘膜表面的皮脂腺导管;治疗:;第二节口腔白色角化病;临床表现:;颊粘膜:颌间线区带状损害,左右对称,小方块或小长方块组成,方块之间有红纹,长度、宽度与磨损牙位置有关

唇粘膜:圆形或椭圆形上下对称的灰白色斑块,损害部位与抽烟位置有关

舌粘膜:舌背中前区方块或长方块灰白色斑块,中间有红纹;病理:上皮过度正角化或部分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肥厚;

CT正常或炎细胞浸润诊断:病史+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1、白色水肿:

⑴中年以上男性多见,面颊丰满者多见;

⑵可能与烟、酒、烫食刺激有关;

⑶双侧颊粘膜呈半透明苍白色,状似手指在水中浸泡过后的皮肤

⑷病理:表层无角化,上皮细胞有显著水肿,基底层无明显改变;2、颊白线:

⑴成年人常见,多由于咀嚼时牙齿持续不断的刺激引起;

⑵患者无自觉症状;

⑶位于双颊部与双侧后牙咬合线相对应的粘膜上,为连续的白色或灰白色线条,与牙列外形相吻合,呈水平状纵向延伸;

⑷病理:上皮正角化;

⑸不需治疗或磨改过尖、过锐的牙尖;3、灼伤:

⑴急性创伤,有创伤史;

⑵病损:灰白色假膜,去除假膜后,可见出血糜烂面;

⑶多由于不慎接触腐蚀性药物引起;

⑷自觉局部疼痛,影响进食、说话;

⑸病理:上皮层凝固坏死及表层剥脱,浅层血管

充血;治疗:

主要为去除刺激因素,

角化严重者可局部应用维A酸制剂;第三节口腔白斑病;

文档评论(0)

159****19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