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 文综 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德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 文综 Word版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阳市高中2021级“三诊”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为两卷,第1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4页。

2.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各科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3.本试卷满分300分,150分钟完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中南部。船型屋(图1)是黎族先民顺应自然,择地而建的一种传统住宅,屋顶造型呈拱形,远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最初黎族村落建筑没有固定的排列格局,疏密不均地散布在绿树丛林中,如今船型屋仅在少数村庄保存完整2008年黎族船屋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船型屋重新回到公众视野。据此完成1~3题。

1.早先黎族村落分布零散、疏密不均,说明当地

A水源充足,平原广布B.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C.人口稠密,道路众多D.地形复杂,沟渠纵横

2.船型屋顶采用圆拱造型利于

A.防潮防瘴坑风排水C.隔热保暖扩展空间

3.为保护当地船型屋遗迹政府应,

①拆迁合并,扩大船型屋规模②集中布局,建设现代化小区

⑤保护传承,开展营造技艺班④产业发展,鼓励回乡再就业

A①②B.②③C.④D①④

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三面临海,石油化工是湛江支柱产业。2022年全球第一大化工集团P企业在湛江东海岛投资建设世界级化工基地,为汽车、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众多领域提供材,粹动广东绿色石化的战略性发展。据此完成4~6题。

4.P企业选择湛江建立世界级化工基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①石油资源丰富②产业基础较好③地租价格便宜④地理位置优越

A①②B.①③②.④D.③④

5.P企业湛江建立世界级化工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厨厨际市场B.降低交易成本C.加强产业协作D.转移化学污染

6.世界化工基地建成后对湛江化工产业的影响有

①促进专业仓储物流发展②产品生产结构更为单一

③区域化工产业集聚增强④外来从业人员数量激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④

图2为美国新墨西哥洲广阔荒漠中的船岩景观,自2700万年至今形成高约460米的区域内唯一残丘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船岩形成的主要内力作用是

A.岩浆喷出B.板块张裂板块挤压D.岩浆侵入

8.形成船岩外貌形态的主要处力作用顺序是

A.风化作用-风力搬运-风力堆积B.风化作用一冰川侵蚀一冰川搬运

C.风化作用-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屈.化作用-风力侵蚀-风力搬运

“揭河底”是指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沉和泥沙被剧烈冲刷带走的现象,多见于黄河中游干流段,表1为1966年-2017年黄河中游某区段历次“揭河底”现象水文数据统”计。据此完成9·11题。

年份

洪峰流量(m3/s)

最大含沙量(kg/m3)

“揭河底”出现时流量(m3/s)

1

1966年

7460

933

6210

2

1969年

8860

752

2870

3

1970年

13800

826

10400

4

1977年

14500

690

10100

5

1977年

12700

821

9920

6

2002年

4600

790

1220

7

2017年

6010

291

3800

9.黄河该段“揭河底”现象多发生在

A.12-次年1月B.3-4月C.7-8月D.10-11月

10.与前4次“揭河底”相比较,第5次到第6次“揭河底”时间间隔增长是因为该河段

河道摆动频繁B.河流水量增大C.泥沙沉积增多D.上游植被恢复

11:与前5次发生“揭河底”现象的水沙条件相比,第6和第7次发生“揭河底”的主导因素是

A.总降水量大小B.河床沉积沙量C.暴雨持续时间D.水土流失程度

12.据初步统计,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